四针补泻的内在逻辑 上

自仲景先师以降,用药逐步成为中医主流。虽然中药材大多取自天然,但相比针灸疗法,仍有诸多不便之处。针灸既是学习中医的入门和基础,也是中医急诊、救命和疑难杂症的绝招。近年来,针灸有复兴之象,是中医复归本源的表现。

内经多论天机、病理、治则和针灸,少有论药,可能是因为彼时药材取用不如针灸方便,也可能是因为内经原本是重理而轻病。如果以药治病,是借助外力来实现人体的阴阳平衡,那么以针治病,更多是依靠内力(气血经络)来达到驱邪治病的目的。

所以倪师说,学中医要从针灸开始,这是从生命的系统动力学角度重新认识和发现人体的奥秘。以经络穴位、五脏六腑和阴阳五行相配,反映出中医对人体内在系统的整体认识;因此,通过阴阳五行的相生相克原理(道法自然,这是通过经验可观察到的现象),来解释人体内在的气血循行和经络脏腑关系(这是很难直接观察到的,必须依靠理性的推理和验证),并不是某种神秘或奇谈,而是人体系统的自然表现。我们确实从自然的演化中可以总结出这样的原理:

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剋木。

有人说,这是代表自然界只有这五种元素或物质吗?如何用它们来解释其他的事物?这是对五行原理的误读。其实我们可以用任何其他的元素或物质或对象来替换金木水火土,比如五脏,五德,五色,五味,甚至是五岳,五洲,五湖,五方,取象金木水火土,是因其普遍而易见,比起五种元素到底是什么,更重要的是其内在逻辑,即相生相克的关系。

要把生命系统和相生相克联系起来看,也就是任一的生命结构(小至细胞乃至基因,大致器官、组织或系统),都有其生发依赖的条件(何所生)及受制的因素(何所克),若无其本,则无法生长;若无所克,则亦为祸害。现代生物医学的研究表明,癌细胞的扩散就是细胞增生不受克制的结果,而目前最先进的治疗方案就是找到阻止细胞增生的关键基因,这正是一种相克关系。

所以,倘若有人要想明白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不需要跟他从最古老的金木水火土讲起,这对上古时期的先人来说,是最简单朴实的现象,无需思考,不言而喻;但对已经远离自然的现代人来说,我们不妨就地取象,用他能理解的事物来解释。

按内经所言,大多数疾病的发生,就是内在系统的紊乱,具体而言就是经络和脏腑的相生相克关系失去了平衡。因此,子母补泻法,以及由此生发的四针补泻法,就是通过用针之法,通过气血在脏腑经络的循行关系,来重新恢复这种平衡。

要注意,这里的平衡,并没有借助药物,而是在关键点(即腧穴)着力,依靠人体内在气血来实现治病驱邪。这正是中医的神奇之处。

回到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稍加思考会发现,相生关系实际上是亲子关系,而相克关系是亲子关系的叠加,即祖孙关系。这个背后的逻辑,有待进一步讨论。

以上是在林师的四针补泻专题课后的一点感想。

by 精一书院 2021年7月雅2班 张启

暂无回复

请在登录后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