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苓散,为中药祛湿剂,具有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之功效,主治膀胱气化不利之蓄水证,其配方有茯苓、猪苓、泽泻、桂枝、白术,均有利水渗湿的作用,桂枝通阳化气,外散表邪,内助膀胱气化,白术健脾燥湿。此方剂,现用于治疗急慢性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心源性水肿、急性肠炎、尿潴留、脑积水等属水湿内停者,疗效显著。
1、辨证论治,本方是治疗膀胱气化不利,水湿内停之证,以小便不利、口渴,甚至入水则吐、苔白、脉浮或浮数,为主症的病症,要与其他利水渗湿药鉴别。
2、注意根据病人的情况加减变化,水湿内停,郁而化热的,可加一些清热的药物,如黄芩、栀子等清里热,阳虚的厉害的,可以适当运用些通阳药,用微火以助阳化湿。
3、阳虚尿少者忌用,内热较盛者,阴津大亏者忌用。
4、五苓散散剂,每服6-10g,汤剂,水煎服,多饮热水,宜微汗,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1、服药期间,生冷、油腻、有刺激性、难消化的食物尽量避免。
2、服药前后半小时,不宜吃水果。
3、根据病情和治疗需要,寒性病不吃生冷,热性病忌辛辣、油腻。
4、胸痹者,不吃动物内脏、肥肉和烈酒,肝阳上亢者不食胡椒、辣椒和酒。
5、有皮肤病患者,不吃海鲜及辛辣刺激食品。
6、外感,不吃油腻食物等。
二、四逆汤是一种温阳救逆(通过温补阳气来救治晕厥、不省人事等)的中成药,主治阳虚寒盛证,临床适用于阳虚导致的休克、四肢冰冷等症状,具体治疗用药,需要遵医嘱。
四逆汤中,以大辛大热的制附片为君药,定下了四逆汤温热散寒的药性。再辅以干姜这类热性药为臣药,进一步巩固温阳救逆的药效。最后再补一味有滋阴作用的炙甘草为佐药,以调节药性,避免阳燥伤阴,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阳虚导致的休克、四肢冰冷等病症。
在古方中,最先采用的是生附子,该药具有毒性,中毒后容易引起恶心呕吐、胸闷心悸(心跳加快,常伴有心慌)、手足抽搐等症状。故而以制附片来取代生附子君药的地位,以减少药物毒性。但在大量服用四逆汤时,仍有可能导致附子中毒。临床上一般不建议患者自行服用四逆汤,应由中医师对症状进行辨证后,针对性的增减方剂中的药量,以达到治愈疾病,减少药物副作用的目的。
暂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