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中关于咳嗽的笔记

黄帝内经中关于咳嗽的笔记

(第一次课后作业 by 雅3班 秦立龙)

听黄帝内经(素问)这堂课,我检索了《黄帝内经》中“咳嗽”关键词,并分析一个最近微信群发生的小案例。

一、【检索

1.《素问_示从容论第七十六》曰:”...... 烦冤者,是肾气之逆也”。

2.《灵枢_论疾诊尺第七十四曰:”...... 秋伤于湿,冬生咳嗽。是谓四时之序也”。

3.《素问_五藏生成篇第十》曰:”...... 徇蒙招尤,目冥耳聋,下实上虚,过在足少阳厥阴,甚则入肝。腹满(月真)胀,支膈胠胁、下厥上冒,过在足太阴阳明。咳嗽上气,厥在胸中,过在手阳明太阴。心烦头痛,病在膈中,过在手巨阳少阴”。

4.《素问_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曰:”...... 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5.《素问_咳论篇第三十八》:

黄帝问曰:肺之令人咳何也?

岐伯对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帝曰:愿闻其状?

岐伯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人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

五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

人与天地相参,故五脏各以治时,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甚者为泄为痛。

乘秋则肺先受邪,乘春则肝先受之,乘夏则心先受之,乘至阴则脾先受之,乘冬则肾先受之。

帝曰:何以异之?

岐伯曰: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

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

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胠下满。

脾咳之状,咳则右胁下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

肾咳之状,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

帝曰:六腑之咳奈何?安所受病?

岐伯曰:五脏之久咳,乃移于六腑。

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胃咳之状,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

肝咳不已则胆受之,胆咳之状,咳呕胆汁。

肺咳不已则大肠变之,大肠咳状,咳而遗失。

心咳不已则小肠受之,小肠咳状,咳而失气,气与咳俱失。

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而遗溺。

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食饮。

此皆紧于胃关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也。

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治脏者治其俞,治腑者治其合,浮肿者治其经。

帝曰:善。


二、【微信群小医案 2021.12.1410岁男孩咳嗽

症状主诉(小孩的妈妈):感冒咳的厉害,早晨有块状痰,白天就是空咳,咳时会流口水,是不是属于水饮内停,喝小青龙汤可以吗?他就说嗓子痒就咳嗽。晚上睡觉有出汗也爱喝水。昨天晚上没好睡,总是哼哼唧唧的,就感觉嗓子里有东西堵着,今天吃了小青龙汤后睡了一会,呼吸比昨晚通畅了。我儿子这次感冒和以前症状不一样,咳时会往外喷口水,就感觉嗓子痒,以前感冒白天咳,睡着就不咳了,这次是睡着也咳,就说嗓子有异物感。我怀疑是不是他们班级的孩子全部打疫苗了,然后我儿子没打,他们有打疫苗后感冒的,给我儿子传染了。有一次带他去看西医,西医说不能治好了,得跟随一辈子了。后来就找中医治疗,吃了一个月的中药,总算咳好了,但是一感冒就会引起咳。

诊断: 前面检索除第3条为肝咳外,其余均符合。尤其检索5《内经 素问 咳论篇》:“肾咳之状,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关键症状:咳涎 (即咳嗽喷口水),故断为肾咳。(肾阴虚咳嗽症状大概是: 舌质红 少苔或剥落苔)。

处置:

建议中成药~百合固金片+六味地黄丸 

【另:群友建议】

有中医群友建议:李东垣治五脏咳,肺咳用麻黄汤,心咳用桔梗汤,肝咳用小柴胡汤,脾咳用升麻汤,肾咳用麻黄附子细辛汤

(目前尚不能理解 待学习)

补充相关方剂方性分析:

1.

2.

3.

4.

2个回复

请在登录后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