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汤类方
近期感冒人群甚多,葛根汤及其类方是必备方剂,下面就葛根汤家族刨根问底:
先说说基础方的葛根汤:
1.使用范围:头疼身疼、发热无汗、恶风、项背强几几、或下痢或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苔薄白、脉浮。
2.功能:祛风解肌、和血通脉。
3.方解
①. 本方是由桂枝汤加麻黄、葛根所组成,功能和缓肌肉的过度紧张,而使血行旺盛,并有发汗利尿的效能。但,胃肠虚弱者或肌肉弛缓者服用本方后,往往会引起脱力感,或食欲减退。
②本方是从桂枝汤减少桂枝、白芍份量,而加葛根、麻黄组成,又从麻黄汤中去杏仁,家葛根、大枣、生姜亦能构成此方。本方的症状为表有实热而项背紧张,或在体表有局部性的淤血。
③本方为外感无汗恶寒项背强急时之发汗剂,作感冒药使用之机会最多,且有着效,并可治肠炎与赤痢初起,发热有恶寒者。
④本方即在桂枝汤中,加入葛根与麻黄。因方中葛根居主位,故名。葛根能升津解肌,促进身体表面之血液循环,使之解热,并能促进肠管之收缩,使容易排泄;麻黄配合甘草可治咳嗽,缓和身体表面的紧缩,配合桂枝有发汗作用;桂枝可调节血行;白芍有促进消化系统之机能及强壮的作用;甘草可解毒调和诸药;大枣有滋润之功;生姜可助血行,扶中而通脉。故本方不但为热性病在表证时所常用,对于非热性其他杂病,不论有无发热,恶寒,凡脉浮有力,项背部有紧张感及炎症充血,或自下痢,或急性痉挛等症状者,均可使用,范围亦甚广。
4.药解
葛根可以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升阳举陷;
麻黄用来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大枣的作用是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
桂枝可发汗解肌,温经通脉,通阳化气; 芍药是用来养血调经,平肝止痛,敛阴止汗;
炙甘草在本方中是用来补脾和胃,益气复脉;
生姜可以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5.单味药说明
a.葛根:[性味] 甘、辛,凉
[归经] 脾胃
[功效] 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升阳举陷
[临床应用]
①、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强
②、用于麻疹透发不畅
③、用于热病烦渴,内热消渴
④、用于热泄热痢,脾虚久泻
[药性] 凉补升散
b.麻黄 [性味] 辛、微苦,温
[归经] 肺膀胱
[功效]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临床应用] ①.用于风寒表实证
②.用于咳喘实证
③.用于风水水肿
[药性] 温泻散燥
C.大枣 [性味] 甘,温
[归经] 脾胃
[功效] 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
[临床应用] ①.用于脾虚食少便溏,倦怠乏力等症
②.用于血虚萎黄及妇女脏燥,神志不安等证;
③.用于药性较峻烈的方剂中,可以减少烈性药的副作用,并保护正气;
[药性] 温补降收润
d.桂枝 [性味] 辛、甘,温
[归经] 肺心膀胱
[功效] 发汗解肌,温经通脉,通阳化气
[临床应用] ①.用于外感风寒表证
②.用于寒凝血滞的痹证,脘腹冷痛,痛经,经闭等症
③用于胸痹,痰饮,水肿及心动悸,脉结代
[药性] 温补散燥
e.芍药 [性味] 苦、酸、甘,微寒
[归经] 肝脾
[功效] 养血调经,平肝止痛,敛阴止汗
[临床应用] ①、用于血虚或阴虚有热的月经不调,崩漏等证
②、用于肝阴不足,肝气不舒或肝阳偏亢的头痛、眩晕、胁肋疼痛、脘腹四肢拘挛作痛等证
③、用于阴虚盗汗,及营卫不和的表虚自汗证
[药性] 微寒补收润
f.炙甘草 [性味] 甘,平
[归经] 心、肺、脾、胃
[功效] 补脾和胃,益气复脉
[临床应用] 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可解附子毒。
[药性] 补收润
g.生姜 [性味] 辛,温
[归经] 肺脾
[功效] 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临床应用] ①、用于外感风寒表证
② 、用于多种呕吐证
③、用于风寒咳嗽
[药性] 温补升散燥
6.方性计算
7.病机治则
⑴药对:
⑵单味药
再来说说说其他方剂:
1.葛根加半夏汤:
[功用] 发汗解表,舒筋止呕。
[适用症状] 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
2. 葛根汤加川芎辛夷:
[功用]:专治鼻渊_鼻炎_鼻窦炎。
[适用症状] 鼻窦炎且有肩膀僵硬、颈部僵硬、无汗、头痛者。
3.桂枝加葛根汤:
[功用]:解肌发表,升津舒筋。
[适用症状]
①.颈椎肥大性改变、落枕,见颈肩酸痛,汗出恶风,项背酸痛,转侧受限制,脉浮者。
②.脸部中风,口眼歪斜,症见汗出恶风脉浮者
4.葛根汤加桔梗石膏
[适用症状] 外感初起的喉咙痛,舌质略红苔白脉浮紧数。发热恶寒无汗,口干口渴,全身疼痛,鼻塞、鼻涕偏黄。
暂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