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行合化再析桂枝汤(一)

从五行合化再析桂枝汤


桂枝汤为千古伤寒第一方,群方之首,伤寒的灵魂方,汤液的精华汇聚。可见桂枝汤的地位是何等的重要,为何是桂枝汤不是其他的方呢,鄙人自认为其简单,因为简单才能流传,因为简单中包含了整个中医的精髓要义。中医学,能称之为中医学这个学科的并不是所有医学都有这样一个殊荣,复旦大学王德峰教授对能称之为医学两个字的学说之一公开承认中医算其一,例如瑶医都不是医学,顶多是经验积累。这点鄙人很实认同,能称之为医学的前提是它是哲学的延展,当然中医学来源于中国哲学,中国哲学主要是指儒道佛三家中华传统学说,王德峰教授并没有讲是儒释道,而是用佛代替掉了“释”这个字,因为佛教并不是佛学,反之依然,佛学传入中国本土被中国化之后,产生了伟大的《六祖坛经》佛学思想,能与其它佛学经典并列为之佛学书籍。此不多言,那么中医学来源于中国哲学,而且很明确就是儒道佛三家的思想,那这三家主要在讲什么呢,归根结底只有“阴阳五行”这个哲学系统。儒家传承的是《易经》的精髓,道家同样也是在传承《易经》,所以,《易经》才是中华文化的根,《易经》被学界公认为是群经之首,是群经之始。这没有什么可以多争辩之处,这里通过中医的追问到了易经这个源头,《易经》所揭示的是能打开天道的密钥,这个密钥也还是“阴阳五行”。

首先我们把源头理清,再来看桂枝汤的本质:调和阴阳。这一点,也正是中医的本质,何谓中医?中庸之道,致中和哲学思想,纠偏失去平衡的人体阴阳状态谓之中医治疗。内经开篇所言:“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术数就是指符合数的技术方法,数是很么呢,数也就是阴阳的变化呈现状态。简而言之,偌大的中医,只有阴阳而已,再细分也只有五行即完结。阴阳包括五行,五行含有阴阳。宇宙万事万物均可用最简单的阴阳五行这个框架体系来归类,来类象取象,也还是用阴阳运转的规律即好转流变的特性,来认识事物的变化,来认识宇宙,同样也以此来认识人体这个小宇宙。阴阳的运动,阳升阴降,阳散阴收,阳长阴藏;阳化气阴成形,阴阳互根,阴阳转化,阳极必阴,阴极生阳,循环往复谓之周,不断变化谓之易。天地如此,人体亦如此,所以叫天人合一。阴阳的运动状态它呈现在宇宙任何事物中,大至宇宙,小至一个细胞、一个分子原子,都具备阴阳两种运动状态的体现。《伤寒》明示:“阴阳和病必自愈”,纵观群方,都只是再不同程度以不同形式的方式调和阴阳的平衡,但《伤寒》所列第一方是桂枝汤,伤寒的精髓是“阴阳和”,故以桂枝汤为最为代表,所以说桂枝汤时千古第一方。

中医学的起点也是终点,终点就是起点。中医学起于阴阳五行,终于阴阳五行。

暂无回复

请在登录后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