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治疗少阳病的柴胡家族类方之药对分析理解方证的内涵——高萍

通过对治疗少阳病的柴胡家族类方之药对分析理解方证的内涵——高萍

 

《伤寒论》中除六经病证等常用辨证方法外,还有一个“方证”的概念,即“桂枝证”“柴胡证”等。“方证”和“经证”两者既相似,又有区别。从范围来看,方证比较宽广,而经证比较固定;从病因来看,方证可涉及内因外因,而经证多因外感或传变而来。

根据少阳经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特点,少阳病大致可分为气郁证、水郁证和气水同郁证。由于气郁的程度和时间的不同,气郁证还可分为气郁证、气滞证和气结证,对应柴胡类药方如下。本文针对如下方剂做相关药对分析。

(1)少阳气郁证——少阳气郁轻者如小柴胡汤证

(2)少阳气滞证——少阳气郁重而成气滞者如大柴胡汤证

(3)少阳气结证——少阳气机结而成柴胡加芒硝汤证

 (4)少阳水郁证,即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5)少阳气水同郁证,即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中医大脑查询以上方剂的单味药构成如下:

 

从以上柴胡类方剂的单味药构成来看,一是柴胡+黄芩出现在以上全部方剂中;

 

柴胡+黄芩:

其功效:和解少阳,相须;主治邪在半表半里之少阳症,往来寒热。

 

二是药对生姜+大枣、黄芩+姜半夏、生姜+生半夏出现在除柴胡桂枝干姜汤外的其它四个方剂中:

 

生姜+大枣:

功效:养脾胃,和营卫,相使;主治:风寒感冒(入表药),胃脘不舒呕吐(入健脾药);

黄芩+姜半夏:

功效:一寒一温,辛开苦降,以顺其阴阳之性而调和阴阳,故清热泻火,和胃止呕,消痞散结。

生姜+姜半夏:

功效:温胃、化痰、止呕。相畏相使。主治:治疗寒饮呕吐,失眠,容易焦躁紧张、心惊。

 

 

 

 

三是对柴胡桂枝干姜汤药对分析:除上述的柴胡+黄芩药对外,另还有:桂枝+牡蛎、柴胡+牡蛎、干姜+炙甘草、桂枝+炙甘草。

 

桂枝+牡蛎:

功效:一温一寒,一散一敛,相互制约,相互为用,温经通脉,蠲痹止痛、敛阴制酸。主治:痛风病;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证属虚寒型者。

柴胡+牡蛎:

功效:一升一降,一敛一散,相互制约,相互促进,调和气血,疏肝软坚,推陈出新。

干姜+炙甘草:

功效:温中散寒;主治:脾虚寒的大便溏泻;阳虚吐血;肺痿吐涎沫,其人不咳、不渴、遗尿、小便数。

桂枝+炙甘草:

功效:辛甘化阳,补益心阳。相使。主治:治疗心阳虚之心悸气短,其人欲二手交叉覆盖,喜按心胸部位。

 

 

 

 

 

 

四是对柴胡加龙骨牡蛎药对分析,除柴胡+黄芩、生姜+大枣、黄芩+姜半夏、生姜+姜半夏、桂枝+牡蛎、柴胡+牡蛎外,还有药对龙骨+牡蛎、生姜+姜半夏+茯苓、茯苓+姜半夏、桂枝+龙骨+牡蛎、大黄+桂枝。如下:

 

龙骨+牡蛎:

功效:重镇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主治:心神不安,心悸失眠,惊痫癫狂;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滑脱诸证,如多汗、遗精、崩漏、遗尿等。

生姜+姜半夏+茯苓:

功效:温胃、化痰、止呕、化饮。主治:寒饮呕吐

 

茯苓+姜半夏:

功效:化痰止呕,相须。主治:治疗胃中停饮之呕吐。

 

桂枝+龙骨+牡蛎:降冲逆、平肝潜阳。主治:气上冲,失眠,肝阳上亢。

 

  

 

大黄+桂枝:

功效:逐瘀泻热。主治:治疗下腹拘急硬痛、小便不利、夜晚发热、占宇烦渇,甚者如狂,以及血瘀经闭,痛经,产后恶露不下,脉沉实或涩。

 

 

通过药对构成及其功效及主治来理解上述柴胡类方剂证的内涵

比如,小柴胡汤证:

适用症状:1.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 2.妇人伤寒,热入血室(非少阳病);及疟疾、黄疸与内伤杂病,证见少阳证者。

组成: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甘草、生姜、大枣。

 

1

药对:柴胡+黄芩;黄芩+半夏;半夏+生姜;生姜+大枣

 

其成因是人体气血虚弱,正气不能卫外,外邪乘虚侵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而成。病机为少阳枢机不利,气机郁而不畅。邪入少阳,枢机不利,故表现为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

   往来寒热是少阳病典型的寒热症状,具体表现为发热与恶寒间歇出现,一往一来,交替发作,一日数次,无一定时间规律,是气郁不畅,营卫不调,正邪分争所致。胸胁为少阳经脉循行部位,邪陷少阳,枢机不利,气机郁滞,经络不畅故胸胁苦满。木郁不舒,乘脾犯胃,使脾胃气机不畅,胃气上逆,故嘿嘿不欲饮食;“嘿嘿”指气逆而言,是指体内气机逆乱而非神情默默。气机郁而不畅,胆火内扰,胆胃气逆,故心烦喜呕。从其症状机理分析,小柴胡汤证的病机以枢机郁而不利为主,各种症状均是在气机失常的病理基础上产生的。

   “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等或然证的产生显示少阳气机在病理变化中的重要性,说明足少阳胆与手少阳三焦经络相连,生理相辅,病理相通,小柴胡汤证重在气郁,然也有水郁,足少阳胆经气郁不畅的同时,手少阳三焦水道也因气机的不畅而郁,水道不畅,水停为患,既可凌心犯肺,又致气化失常,故“咳、呕、小便不利”等在所难免。

 

比如,大柴胡汤证:=小柴胡汤-人参-甘草+芍药+枳实+大黄

适用症状:少阳,阳明合病,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口苦,郁郁微烦,心下满痛或痞硬,大便不解或协热下利,舌苔黄厚,脉弦有力。

组成:柴胡、黄芩、半夏、枳实、芍药、大黄、生姜、大枣。

2

药对:柴胡+黄芩、生姜+大枣、黄芩+姜半夏、生姜+生半夏

 

太阳表邪传入少阳,表证已罢,此时治疗应当以和解少阳为主,但医者反复使用攻下之法,不仅气机不能通畅,反而由于正气的损伤,邪气郁阻更重,在原有气郁的基础上,由少阳气郁证发展成为少阳气滞证。

   主症为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甚至心中痞鞕、呕吐下利。邪犯少阳,枢机不利,气机郁滞,里气不通,故表现为心下急甚至心下痞鞕。少阳气滞,腑气不通,胆气横逆犯胃,故呕不止,甚至呕吐下利。木郁不舒,升降反作,呕利不止,故郁郁微烦。

以上诸症为少阳气郁证加重的表现。由“胸胁苦满”到“心下痞硬”,是少阳经气郁阻更重,乃至不通所致;由“心烦”到“心下急”,是少阳邪郁更盛,心神被扰加重所致;由“喜呕”到“呕不止”,是气机由郁到滞,胃气频繁上逆而成。

   由于气机的阻滞,导致升降的失常,出现升降反作的病理机转,因而除了气机上逆而呕吐外,尚有下利。

   大柴胡汤减人参不是因为少阳气滞正气不虚,而是因为邪气,气机阻滞较重。关键是大柴胡汤不似小柴胡汤以人参炙甘草大枣养中焦健运气机,而是以芍药养肝之体、助肝之用,意欲借助肝的疏泄条达,以打通少阳气滞。

 

比如,柴胡加芒硝证:=小柴胡汤+芒硝

适用症状:胸胁痞满,或痞硬,口苦,舌质红,苔黄,脉弦或数。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胃溃疡穿孔,急、慢性胃炎等。

组成:柴胡、黄芩、人参、甘草、生姜、半夏、大枣、芒硝。

3

药对:柴胡+半夏、生姜+大枣、黄芩+姜半夏、生姜+生半夏

 

少阳气机郁滞没有得到缓解,胸胁满、呕等症仍在,并新加了日晡所发潮热的症状,从治疗用药来看,是由于病久不解,气机由郁而滞、由滞而结,但因病时已久,病势渐缓,虽邪势已衰,但却结而不散,故在用小柴胡汤解郁的基础上,又加入芒硝软坚散结、推陈出新;通畅肠胃,理顺气机,利于枢转,还有除邪气,退潮热。

   

小柴胡汤证、大柴胡汤证、柴胡加芒硝汤证三证,均是少阳枢机不利所引起的,本质并无二致,其区别在于气郁程度的轻重和气郁时间的久暂:小柴胡汤证是邪气初入少阳,气郁不舒;大柴胡汤证是邪气深踞少阳,气滞不通;柴胡加芒硝汤证则是邪结少阳日久,气结不降。

 

小柴胡汤证、大柴胡汤证、柴胡加芒硝汤证三证,均是少阳枢机不利所引起的,本质并无二致,其区别在于气郁程度的轻重和气郁时间的久暂:小柴胡汤证是邪气初入少阳,气郁不舒;大柴胡汤证是邪气深踞少阳,气滞不通;柴胡加芒硝汤证则是邪结少阳日久,气结不降。

   

比如,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小柴胡汤-人参-大枣-生姜-半夏+干姜+桂枝+瓜蒌根+牡蛎

适用症状:少阳病兼水饮内结。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亦治牡疟、劳疟不愈者。

组成:柴胡、桂枝、干姜、瓜蒌根、黄芩、牡蛎、炙甘草

4

药对有:柴胡+黄芩、桂枝+牡蛎、柴胡+牡蛎、干姜+炙甘草、桂枝+炙甘草

 

伤寒五六日,已用汗法解表,又用下法攻里,病当解而不解,是汗下不当。邪气侵袭少阳,正邪相争,互有胜负,因见往来寒热;邪郁少阳,致使少阳经气不畅,故见胸胁满而有结滞之感;三焦气化不行,水道不利,津液不生,故见小便不利,渴而不呕;水道不畅,阳郁不能宣达全身,反蒸腾于上部,故见但头汗出而身无汗;少阳水郁,枢机不利,上焦郁热,故见心烦。是邪入少阳,损伤三焦气化功能,为少阳水郁证。

   治疗以桂枝入膀胱,化气行水,且以牡蛎软坚散结,更助利水以通下焦;干姜入肺强治节,散水气,并以花粉生津润肺助上焦,上行下利,温阳化气,用以调理三焦水道。炙甘草入脾健运强中焦。如此,三焦同调,标本同治,气水同利,则三焦通利,气机调畅,少阳水郁便可迎刃而解。

   少阳气郁证呕而不渴,小便不利,是病在气,为气郁而不畅,然气郁未尝不波及水道,兼有水道不利,故小柴胡汤证间或有小便不利之症;而少阳水郁证渴而不呕,小便不利,是病在水,为水郁不化,然水道郁滞未尝不波及气机,故柴胡桂枝干姜汤证亦有胸胁满微结,此两者异同。

 

比如,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小柴胡-甘草+桂枝+茯苓+龙骨+牡蛎+铅丹+大黄

适用症状: 胸满闷,脐部动悸,心烦,惊悸不安,睡眠障碍,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难以转侧,舌苔黄腻,脉弦硬有力。、

组成:柴胡、黄芩、人参、桂枝、茯苓、半夏、大黄、龙骨、牡蛎、生姜、大枣、铅丹

5

药对:柴胡+黄芩、生姜+大枣、龙骨+牡蛎、黄芩+半夏、桂枝+牡蛎、柴胡+牡蛎、茯苓+半夏、生姜+半夏、生姜+半夏+茯苓、桂枝+龙骨+牡蛎、大黄+桂枝

 

由于本少阳病误用下法,越发损伤正气,邪气深陷,阻滞少阳气机和三焦水道,导致少阳水道、气机同郁的病变。

   少阳水道、气机同郁证的症状表现为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邪结少阳,经气不利故胸满;少阳相火上炎,心神被扰则谵语;少阳火旺,木邪亢进,母盗子气,心神不守,则烦躁不宁,惊惕不安;邪热阻滞三焦,水道不利,决渎不行,故小便不利;邪气弥漫三焦,内外气机运行受阻,气血不得宣达,故一身尽重,不可转侧。总由少阳邪气弥漫三焦内外,而气机、水道皆为之不通所致。虽然病象涉及脏腑经络范围较广,但终以少阳胆与三焦为病变为重点。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小柴胡汤原方去炙甘草,用以疏通少阳胆经气机,柴胡桂枝干姜汤原方去花粉、炙甘草,用以调畅少阳三焦水道,另加龙骨、大黄、铅丹以泻热镇惊。

  少阳气水同郁证与少阳气郁证、少阳水郁证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少阳气郁证伴有水郁,是气郁不畅影响了水道的通调;少阳水郁证伴有气郁,是水道郁阻影响了气机的通畅;而少阳气水同郁证则是气机与水道共同发生病变,郁滞较深,症状较重,涉及与少阳相关的经脉和脏腑,是少阳气郁和少阳水郁误治后病变加重的证候。

 

暂无回复

请在登录后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