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杏仁药对分析 结业论文


麻黄与杏仁药对分析药性对比

雅2班——杨伟

麻黄

【《神农本草经》原文】:味甘,温,无毒。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症坚积聚。一名龙沙。

【性味】:味苦,性温散,无毒。

【主治】:麻黄为发汗解散要药,功能退热平喘利水,主伤寒表实无汗,治肺实喘逆,通利水道。

杏核仁

【《神农本草经》原文】:味甘,温,有毒。治咳逆上气,肠中雷鸣,喉痹,下气,产乳,金疮,寒心,奔豚。生川谷。今名杏仁

【性味】:味甘苦,性温,有小毒。

【主治】:杏仁为咳逆痰气要药,主咳嗽气急,能下气平喘,治风寒痰滞,能宣肺解肌,除风散寒,润燥消积,利胸膈气滞。通大肠气闭。

药对存在方剂符合方剂单位药组:

1.麻黄汤

麻黄、 桂枝、 杏仁、 炙甘草

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适用症状: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重、发热轻、头痛、骨节疼痛、无汗而喘、苔薄白、脉浮紧。



2.麻杏甘石汤

麻黄、 杏仁、 炙甘草、 石膏

功用:辛凉疏表,清肺平喘。

 适用症状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重、发热轻、头痛、骨节疼痛、无汗而喘、苔薄白、脉浮紧。



3.麻杏薏甘汤

麻黄、 杏仁、 薏苡仁、 炙甘草

功用:发汗解表,祛风除湿。

适用症状:风湿表证。一身尽痛,关节痛,甚则不可屈伸,发热,日晡所剧,舌苔白而腻,脉浮或弦细濡。



4.温病麻杏石甘汤

麻黄、 杏仁、 炙甘草、 石膏

功用:《金匮》谓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盖饮属阴邪,非温不化,故饮病当温者,十有八、九,然当清者,亦有一、二。如此证息促,知在上焦;涎稀,知非劳伤之咳,亦非火邪之但咳无痰而喉哑者可比;右大于左,纯然肺病,此乃饮邪隔拒,心气壅遏,肺气不能下达。音出于肺,金实不鸣。故以麻黄中空而达外,杏仁中实而降里,石膏辛淡性寒,质重而气清轻,合麻杏而宣气分之郁热,甘草之甘以缓急,补土以生金也。按此方,即大青龙之去桂枝、姜、枣者也。 

 适用症状:喘咳息促,吐稀涎,脉洪数,右大于左,喉哑,是为热饮,麻杏石甘汤主之。



5.麻黄加朮汤

麻黄、 桂枝、 炙甘草、 杏仁、 苍朮

 功用:发汗解表,散寒祛湿。

 适用症状:风寒夹湿痹证。恶寒发热,身体烦疼,无汗不渴,苔白腻,脉浮紧。



6.麻黄加知母汤

麻黄、 桂枝、 甘草、 杏仁、 知母

功用:发散风寒,清透余热。

 适用症状:伤寒无汗。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服麻黄汤汗出不解者。



7.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枝、 芍药、 生姜、 大枣、 麻黄、 杏仁、 炙甘草

功用:解散营卫之邪。小发营卫之汗。

 适用症状:大汗出后,表仍未解,寒热如疟,脉浮数。



8.华盖散

麻黄、 杏仁、 茯苓、 陈皮、 桑白皮、 紫苏叶、 炙甘草

功用:宣肺袪痰,平喘止咳。

 适用症状:肺感寒邪,咳嗽上气,胸膈烦满,项背拘急,声重鼻塞,头昏目眩,痰气不利,呀呷有声。



9.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 芍药、 生姜、 炙甘草、 麻黄、 大枣、 杏仁

功用:小发其汗,以解表邪。小小汗之以和营卫。

 适用症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皮肤痒。



10.大青龙汤

麻黄、 杏仁、 桂枝、 生姜、 大枣、 石膏、 炙甘草

功用:发汗解表,清热除烦。

 适用症状:外感风寒表实兼里有热证。发热恶寒,寒热俱甚,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苔白薄,脉浮紧者。



11.神秘汤

麻黄、 杏仁、 厚朴、 陈皮、 甘草、 柴胡、 紫苏叶

功用:宣肺降气、止咳平喘。

 适用症状:咳喘、胸闷、痰色白而清稀,口不渴、兼有恶寒、发热、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



12.文蛤汤

海蛤壳、 麻黄、 甘草、 生姜、 石膏、 杏仁、 大枣

功用:治吐后渴欲得水而贪饮者。

 适用症状:吐后渴欲得水而贪饮者;兼主微风,脉紧头痛。



13.麻桂各半汤

桂枝、 芍药、 生姜、 炙甘草、 麻黄、 大枣、 杏仁

功用:治吐后渴欲得水而贪饮者。

 适用症状:吐后渴欲得水而贪饮者;兼主微风,脉紧头痛。



14.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麻黄、 连翘、 杏仁、 赤小豆、 大枣、 桑白皮、 生姜、 炙甘草

功用:解表散邪,清热除湿以退黄。

 适用症状:阳黄兼表证。发热恶寒,无汗身痒,周身黄染如橘色,脉浮滑。



15.厚朴麻黄汤

厚朴、 麻黄、 石膏、 杏仁、 半夏、 五味子、 干姜、 细辛、 小麦

功用:宣肺降逆,化饮止咳。

 适用症状:咳而脉浮者。咳嗽喘逆,胸满烦躁,咽喉不利,痰声漉漉,苔白滑。



16.定喘汤

白果、 麻黄、 苏子、 甘草、 款冬花、 杏仁、 桑白皮、 黄芩、 半夏

功用:宣降肺气,清热化痰。

 适用症状:哮喘证。喘咳气急、痰稠色黄、胸膈胀闷或发热恶寒、苔黄腻、脉滑数。



17.续命汤

麻黄、 桂枝、 杏仁、 炙甘草、 当归、 川芎、 人参、 干姜、 石膏

功用:袪风清热、理气养血。

 适用症状:专治中风麻痹,身体不能自转动、意识混浊而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


麻黄又名青龙,配合杏仁。以麻黄汤类方为主,具有宣肺解表,降逆,化痰为主。作用于足太阳膀胱经,肺脏宣发肃降为要。

暂无回复

请在登录后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