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业论文

结业论文----地黄丸类方学习

                     雅3班 江嘉伟

1、   六味地黄丸


处方:地黄(砂仁酒拌九蒸九晒)八两 山茱肉(酒润) 山药四两 茯苓(拌乳) 丹皮 泽泻三两。蜜丸,空心盐汤下,冬酒下

功能:滋补肝肾

适用症状:肝肾阴虚,腰膝酸软,头目眩晕,耳鸣耳聋,盗汗遗精,骨蒸潮热,手足心热,或消渴,或虚火牙痛,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小儿脑囟迟迟不合。

药对:熟地黄、山茱萸

功效:一补一敛,强阴益精,大补元气,治糖尿病。

适用症状:1.糖尿病;2.病虚弱,证属阴阳俱虚者;3.妇女经行量多,虚损难眠,腰酸带下。

2、   杞菊地黄丸


处方:熟地黄24g 山茱萸12g 山药12g 泽泻9g 牡丹皮9g 茯苓9g 枸杞子10g 菊花10g

功能:滋肾养肝明目

适用症状:肝肾阴虚而致两眼昏花、视物不明,或眼睛干涩,迎风流泪、耳鸣、腰膝酸软、舌偏红、少苔、脉细数。


A、药对:菊花、枸杞子

功效:滋肝肾,清头目。相使。

适用症状:治疗肝肾不足之头昏眼花,眼睛干涩。


B、药对:熟地黄、山茱萸

功效:一补一敛,强阴益精,大补元气,治糖尿病。

适用症状:1.糖尿病;2.病虚弱,证属阴阳俱虚者;3.妇女经行量多,虚损难眠,腰酸带下。

3、   麦味地黄丸


处方:地黄(砂仁酒拌,九蒸九晒)八两,山茱肉(酒润)、山药四两,茯苓(乳拌)、牡丹皮、泽泻三两,麦门冬三两,五味子二两

功用:益肺之源以生肾水。

适用症状:肝肾阴虚,上盛下虚造成的咳嗽(尤其久咳)、夜间盗汗、遗精、腰酸、面色红、口干咽干。舌质红,脉细数


A、药对:五味子、麦冬

功效:养阴润肺滋肾。

适用症状:1.久咳,虚喘,肺痨(肺结核)。 2.消渴证,津伤口渴。


B、药对:熟地黄、山茱萸

功效:一补一敛,强阴益精,大补元气,治糖尿病。

适用症状:1.糖尿病;2.病虚弱,证属阴阳俱虚者;3.妇女经行量多,虚损难眠,腰酸带下。


4、   知柏地黄丸


处方:熟地黄8两 山茱萸酒润4两 山药4两 茯苓拌乳3两 丹皮3两 泽泻3两 知母2两 黄蘗2两


功用:滋阴降火。

适用症状:阴虚火旺证,骨蒸潮热,虚烦盗汗,腰脊酸痛,遗精,口干,咽微痛,舌偏红,脉细数、尺脉有力。


A、药对:知母、黄柏

功效:泻火坚阴。相须。

适用症状:治疗阴虚潮热,骨蒸盗汗。

B、药对:熟地黄、山茱萸

功效:一补一敛,强阴益精,大补元气,治糖尿病。

适用症状:1.糖尿病;2.病虚弱,证属阴阳俱虚者;3.妇女经行量多,虚损难眠,腰酸带下。

5、   八味地黄丸


处方:干地黄八两,山药四两,山茱萸四两,泽泻三两,牡丹皮三两,茯苓三两,桂枝一两,附子(炮)一两。上八味末之,炼蜜和丸梧子大,酒下十五丸,加至二十五丸,日再服

功能:温养下焦,补益肾阳

适用症状:1.治命门火衰而肾虚或小便秘涩,胞转溺阻(膀胱痉挛,小便闭)或夜尿频或脚气入腹、少腹不仁(知觉麻痹)上气喘急、呕吐、自汗、耳鸣。 2.治命门火衰而不能生土,以致脾胃虚寒,饮食少思、大便不实。


A、药对:炮附子、肉桂

功效:助阳补火。

适用症状:治疗肾阳虚证。腰痛脚软,阳痿早泄,老人夜尿频繁,舌淡而胖,尺弱或沉细。


B、药对:熟地黄、山茱萸

功效:一补一敛,强阴益精,大补元气,治糖尿病。

适用症状:1.糖尿病;2.病虚弱,证属阴阳俱虚者;3.妇女经行量多,虚损难眠,腰酸带下。


6、   十味地黄丸(济生肾气丸)


处方:熟地黄24g 茯苓18g 山药12g 山茱萸12g 牡丹皮9g 泽泻9g 炮附子3g 肉桂3g 怀牛膝6g 车前子6g

功用:补肾利水消肿。

适用症状:肾阳不足引起之水肿。症见腰重脚肿,小便不利,畏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亦治消渴、饮一溲一。可治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肥大)等。


A、药对:怀牛膝、车前子

功效:补肝肾,利尿通淋,清肝明目。

适用症状:治疗小便不利,脚水肿,眼压高。


B、药对:炮附子、怀牛膝

功效:补肾助阳暖腰膝。

适用症状:治疗肾虚下肢无力。


C、药对:熟地黄、山茱萸

功效:一补一敛,强阴益精,大补元气,治糖尿病。

适用症状:1.糖尿病;2.病虚弱,证属阴阳俱虚者;3.妇女经行量多,虚损难眠,腰酸带下


D、药对:炮附子、肉桂

功效:助阳补火。

适用症状:治疗肾阳虚证。腰痛脚软,阳痿早泄,老人夜尿频繁,舌淡而胖,尺弱或沉细。


3、   临床思考:

“地黄丸”家族庞大,六味地黄丸只是其中之一。六味地黄山药萸,泽泻苓丹"三泻"侣,三阴并补重滋肾,肾阴不足效可居。很多滋补方都是在它的基础上,加减化裁而成。同名为“地黄丸”,但药物成分略有不同,使用前需仔细察看,以免误用。肾之阴虚与阳虚。肾阴虚、肾阳虚是中医的一个术语,肾阴虚和肾阳虚是指中医讲的肾脏功能方面的症,我们平常讲肾虚,实际包括了肾阴虚和肾阳虚,也包括了阴阳两虚。

肾阴虚是一个物质的,肾阴和肾经是属于物质的,肾阳和肾气是功能的。如果我们消耗的物质比较多,比如说肾精这块,或者是女性生活过于频繁,或者是由于劳动,包括脑力、体力的过度,或者是生下来以后身体就弱,这样他的物质基础比较低,而出现的一些症状,比如说出现了一些腰膝酸软、四肢乏力、头晕耳鸣,包括一些脱发,还有一些牙齿松动,记忆力减退,容易衰老的也比较早,也还包括临床上的性欲减退,还有容易遗精、早泄等等,这都归为肾阴虚的症状。肾阴虚还容易出现虚热,中医有一个理论阴虚生内热,阳虚生外寒,所以有时候容易出现五心烦热,就是两个手心,两个脚心,心口感觉热的感觉。还有睡觉的时候,容易盗汗,就是睡着了,一醒身体有汗。

肾阴虚多发生在中青年的时候,中青年活动量比较大,无论是学习、锻炼,精力上物质耗损比较多,对性功能这块,性欲不是特别低,但是射精容易快,有遗精现象。肾阳虚,大多数多少功能性的差,也有和肾阴虚相同的情况。比如说腰膝酸软,四肢乏力,还有性欲减退。但是因为它是阳分虚了,肾气虚了,所以出现一些怕冷的一些症状。中医有句话,阳虚生外寒,这样的人面色比较虚白,比较畏寒怕冷,手脚冰凉、小便清长,大便汤薄。这种人性欲比较低,和现代医学说的雄性激素低有相同之处。所以阳虚表现的是外在的,一般也可能由于身体比较弱,有肾阳虚的情况,但是大多数的是在中老年容易出现这种肾阳虚的情况,中青年肾阴虚比较多。简单记住这两个特征,一个是年龄上的特征,肾阴虚多发生在中青年,肾阳虚多发生在中老年;肾阴虚容易有虚热的一些症状,肾阳虚有怕冷的症状在性功能这块,肾阴虚是容易早泄遗精的比较多,肾阳虚的阳萎的比较多。当然有共同之处,比如说腰酸乏力,四肢酸软等等,这个是共同的症状。

肾中所藏之精来源分为先天与后天。秉承父母为先天之精,出生以后从外界摄入的物质经过脾胃运化后所成的叫后天之精。人的生长发育以及各个脏腑的正常功能都需要以肾精的充足作为最基本的条件。《黄帝内经》中说:夫精者,生之本也。所以,肾精实际上是人生命活动的一种源物质,同时这种物质是需要命门之火化肾精为肾气才会有能动的作用。肾功能不足表现为两个方面,既肾阴虚和肾阳虚。在这里肾阴代表的是肾对人濡润滋养的作用。肾阳指的是肾对人能动温煦的作用。肾的阴阳对全身各个脏腑的阴阳有决定作用。肾阴虚表现为:低热,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遗精,舌红少津等。肾阳虚表现为:肢冷、腰膝冷痛、阳痿、小便不利或清长,甚至出现水肿等。肾阳虚导致水肿是因为肾对水液代谢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这种作用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升清,二是降浊。肾使水液化气而通过三焦通行全身为升清,使代谢后的水液降入膀胱为降浊。

那么,肾出现虚的症状该如何治疗呢?中医说:虚则补之。肾有阳虚阴虚,补亦应分阴阳。补阳的基础方是桂附地黄丸,补阴基础方是六味地黄丸。


A、   六味地黄丸:适应人群,小儿、成人,以小儿及中老年人居多;

用药指征:形貌体型偏瘦,面白少华或嫩红,或面色黧黑,小儿黑睛小。

症状:

①自觉发热,或骨蒸潮热、脑热、手足心热,口渴,口疮;

②出汗异常:自汗、盗汗,或难出汗,小儿入睡时头汗多;

③小儿睡眠不安,好蹬被子,白天好动不安静,或抽搐;

④头晕眼花,耳鸣,目赤、目中白睛多、目无精光、畏明;

⑤腰痛、腰膝酸软、膝关节肿痛,或小腿肿、足跟痛,久站久行加重;

⑥大便干结如粒,或慢性腹泻;

⑦小便频、遗尿,或不利;

舌象:舌胖嫩,有齿印,色偏红,苔少或无苔。

脉象:细或细数,左尺尤弱。

适用病症:

小儿科疾病:小儿先天发育不良(解颅、五迟五软)、小儿先天弱视、小儿多动症、小儿习惯性便秘、小儿慢性湿疹、小儿遗尿症。

内科疾病: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慢性肾盂肾炎、原发性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帕金森综合症、老年痴呆症、顽固性失眠症、支气管哮喘、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老年习惯性便秘。

妇科疾病:不孕症、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症。

外科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疏松症、骨关节退行性变。

五官科疾病:复发性口腔溃疡、神经性耳鸣、突发性耳聋、慢性牙周炎。

眼科疾病:中老年干眼症、白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黄斑变性。

皮肤科疾病:顽固性痤疮、黄褐斑。

B、杞菊地黄丸:由“六味”加杞子、菊花组成。它和六味地黄丸的区别在于,前者增加了养肝明目的功效,主要滋补肝肾;后者是滋补肾阴。中医治疗眼部疾病,往往从肝肾入手。杞菊地黄丸可治疗肝肾阴虚同时伴有的头晕目眩、视力减退、视物昏花等眼部疾病,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等。

C、知柏地黄丸:由“六味”加知母、黄柏,增强了滋肾阴、泻虚火的作用。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神经性耳聋、慢性咽炎、口腔慢性溃疡等患者,如果有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咽干口感、咳血、小便黄赤、牙龈肿痛等症状,属于阴虚火旺,适合用

D、麦味地黄丸:由“六味”加麦冬、五味子组成,也称八仙长寿丸,保养性质明显。适用于肺肾阴虚,如潮热盗汗、咽干咯血、眩晕耳鸣等。对咳久伤阴,或消耗性 疾病(如肺结核)所致的咽干、口渴、咳喘、痰中带血等,也有不错的疗效。现代研究称,它还可以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心病。

E、 八味地黄丸:在“六味”基础上,加肉桂、附子而成,它是温补肾阳的助阳药,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所致的腰膝酸痛、肢体浮肿、小便不利、老人尿频等。判断阳虚的最简单方法,就是看舌苔,色淡而多苔,多属阳虚。此外,阳虚者畏寒怕冷,四肢不温。

F、十味地黄丸(济生肾气丸):专为上热下寒的病人量身定做的。是在桂附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车前子和牛膝而成,由于二者的加入,使其利水除湿之功效大大增强,适用于肾阳虚衰所致的水肿、小便不利等症。

暂无回复

请在登录后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