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对于这片论文是毫无头绪的,作为一个中医小白,在这条路上才开始。经验不足,也很谨慎。但是因为母亲的再障在中药的调整下趋于稳定,对于中药的魅力表示震惊。而后父亲又因为常年酗酒,导致肝硬化腹水,坚定了我往中医内科发展的决心,其实还有一层意思就是我想整治他酗酒的恶习。
我一边学习名家的医案,一遍分析我父亲的病情,用自己浅陋的中医底子,尝试着给父亲开药,小心翼翼又忐忐忑忑。每天打好几遍电话问他按时服药和服药的反应。因为这是第二次发病,第一次是因为喝酒喝到中毒,大汗,抽搐。当时送到医院诊断为代谢综合征,打了几天点滴就出院了。时隔六年吧再次发病,医院检查生化和彩超显示急性胰腺炎,吃了一周左右西药,黄疸消退,腹水开始增加。再次复查生化和彩超显示肝硬化腹水,白蛋白偏低。门静脉和脾脏未见异常。我知道我不能再放任他不管了,也是为了给他涨点教训吧,我说我给你开中药吃。这就开始了接诊我的第一个内科患者。因为我们父子是异地,我就只能电话问他。
我父亲54岁,当时跟我讲好多天不解大便,我说你先买10克大黄水煎了饭后喝,先解燃眉之急。喝了还挺管用。当时就拉了好多。人也舒服了。我详细询问了他的身体情况,想起了胡希怒老师说的小大不利治其标,于是让他抓了三付大柴胡汤加茵陈栀子。服药后大便问题是解决了,但是肚子还是涨痛,小便量正常。想着要加强利尿。于是调整为大柴胡汤合五苓散加减。服药三剂发现大便拉出了果冻样,小便量还是没有增多,还出现了下肢水肿。在参考胡希怒,黄煌,单志华等几位名家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经验,结合我父亲的症状后,改用大柴胡汤汤合己椒苈黄汤,在服用第一剂后,回复说感觉肚子小了一点了,听他说话声也明显有力气些了。服用二剂时感觉脚肿在消退,只有小腿还有水肿。守方不变。
写到这儿,我得感谢精一书院,因为在学习了柴胡剂家族课程后,不久,我父亲就发病了。这个病我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柴胡剂型。因为父亲是农民,身体底子还可以,就是常年的酗酒已经把肝脏伤到了。但是他不恶心呕吐,就是大便不利,脐下胀痛,小便量不是特别多。胃口也还好,就是不敢吃。这是终于自己也感觉害怕了么?哎,酒就有那么香么?喝到酒精肝了,还要喝。。。真的是搞不懂。
想起林大栋老师讲课时说的,水液停聚在胸膈以上用半夏,胸膈用枳实,胸腹用厚朴,下腹部用大黄。而我父亲是腹水,且感觉肚脐下胀痛厉害,既然病邪集中在下,就去掉了半夏,加入厚朴。这就有大柴胡汤和小承气汤结构了。这样向下的力量就加强了。一开始合用了五苓散,是因为父亲感觉口渴,喝水还是渴,《伤寒论》里说:“其人渴而口烦躁,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但是服药后口不感觉渴了,尿量并没有明显增加。心想这个淡利渗湿是不是力量太弱了。因为这个时候已经不觉得口渴了,又出现下肢的水肿。想着需要一个强大一点的利水剂了。这就找到了它——己椒苈黄汤。
《金匮要略》讲“腹满,口舌干燥,此肠间有水气,己椒苈黄汤主之。”父亲只有腹满,真的是人消瘦了,四肢瘦,肚子大,活生生一只大青蛙。因为前面经过五苓散的淡渗,已经不太口干了。记得林老师在讲白术这味药的时候说过,白术可以把从正常组织跑出去的水给收回去,这样相应的组织就不缺水了。自然也就不感觉渴了。但是这个五苓散淡渗之剂,就像是拿筛子筛面一样,等着吃面的人太多了,这样慢慢筛着估计后面的人要饿死了。
之所以选择用这个攻下剂,主要是看父亲舌苔白腻,胃口好,他说自己脉搏还挺有力。我心想,既然你这底气还挺足的那就攻下呗。果然,中药的武力值爆表。一剂下去就有反应了,当时防己用的15克,葶苈子20克。父亲感觉肚子开始有咕咚响声,因为也一直不放屁,所以憋得很难受,这一剂药下去像拉了闸泄洪了,感觉肚子开始工作了一样,舒坦了许多,小便也在增多了。
我们看这个方,就像是长江下游的水利部门。防己,花椒,葶苈子都通膀胱经,三军会师膀胱,水邪岂能不闻风而散。防己还能顺手把下肢的水肿给拿捏了。真的是古人诚不欺我!
我是每三剂药一抓。当父亲喝完了第二剂药的时候胀大的肚子已经明显缩小了一圈。他是一剂药喝五次,也就是一天半。三剂药喝完了,人已经有精力跟我顶嘴了。哎!也许我是上辈子欠他的!看着这利水效果还不错,我又嘱其抓了三剂,大柴胡合己椒历黄汤,这次我加入了半夏。
到这里我总结一下,对于我父亲的酒精肝肝硬化腹水,这里是个实证。小大不利治其标。虽然我使用的是大柴胡合己椒历黄汤,但还是有几个结构方包含在里面。抄方如下
柴胡12黄芩10白术20枳实10白芍15生姜10大枣9 防己15椒目12大黄15葶苈子20厚朴12丹参9茵陈15半夏
看药物组成,我们把他用表格展示一下,看看有哪些方剂结构(类方)
看上表,我们不难发现,对于肝硬化腹水,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就是木乘土,导致土不治水,虽然表现出了水湿泛滥,停聚在中下焦。但是问题是在于木和土的问题。所以在治疗上,要培土抑木,来生金。所以选择的方剂是要稳固中焦,让木有所居,进而土更加稳固。水自然流通开来。但是中医是急则治其标(小大不利治其标),所以在大敌当前,先攻敌,用承气汤类方合利尿剂来打游击战。
为啥是游击战术勒?我们看表格的方剂就知道了,我们不是一路穷追不舍,而是给敌人留了活路,让他们按照我们设定的路线逃跑(通二便),毕竟我们本身也是有些虚弱了,所有要有所取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买卖是绝不能干的。看看大柴胡汤结构,四逆散结构,大承气结构就知道了,药物有泻下有收敛,有下气有调和。
令我感到意外的是,还有葶苈大枣汤结构。该方本来是泻肺平喘的,但是患者并没有喘的表现,细想一下不难发现,肺为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葶苈大枣汤本是泻肺,在这儿确是在补金以制约木的暴脾气。治节嘛,在这儿就是发挥肺的肃降功能以把多余的水往下排。命令我(葶苈大枣汤)是下达了,交给脾,主运化,白术就出面了,大柴胡结构,大承气结构,四逆散结构都开始了各自的分工。好的水通过升清,回到原来的位置。不好的水去了膀胱。有葶苈大枣这个主帅在引路,大伙儿都有了主心骨,工作效率就来了,腹水很快就消了。
患者由于多年的酗酒,舌苔一直都厚腻,舌下脉络都是於曲的。久病必於嘛。何况还是有着暴脾气的肝勒!所以药物组成有丹参一味。配合黄芩芍药白术,就有当归散的影子。学习中药的时候老师讲过丹参一味胜过“四味”,所以本着尽量少味的原则,就选他了。用在这儿就是预防肝硬化的出血也是在养肝疏肝。
当然了还有柴胡疏肝散的结构,虽然没有用理气药,但是疏肝之意以一目了然。药味越少力量就越专一(这是偷学了林老师的功力),既然是为了赶走腹水,我们就劲往一处使,少分心。既然葶苈大枣泻肺汤这个大将发话了,我们就听他号令,一举南下,赶走妖魔鬼怪!
写到这儿这个患者其实还没完全痊愈,因为第二次抓的三幅药(大柴胡汤和己椒苈黄汤)还没吃完,但是患者的大肚皮和下肢的水肿真的是消的很快。这些感悟是我用学医大脑列表分析后突然发现的。当时开方的时候,心里是没太大底的,但就是有个声音说葶苈子要剂量要大点儿,就一下子20克开了。结果一剂下去就有反应。后来我用学习大脑分析了哈,才发现,葶苈大枣汤才是所开方中的灵魂所在,因为一开始我用三剂五苓散并没有明显变化。记得以前背诵《珍珠囊补遗药性赋》的时候记得很清楚“葶苈泻肺喘而通水气。”患者的水液还不够多,还没有凌心,没有喘的表现,但是无妨他“通水气”啊。
伤寒和金匮真的是神迹一样的存在,最好的武器库没有之一。还把使用说明写的清清白白。不好好读书真的对不起先贤的一番苦心。拥有这样一件强大的武器库而不会使用岂不是很可悲。感谢问止中医和精一学院这样一个开放的学习平台。感谢没有放弃学医的自己,继续努力,学习好仲景先师留给我们的最强功法。
暂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