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柴胡汤方中药对分析及临床有感
By临一班 韩菁
(题记:在写此篇论文之前,反复看了很多遍林师的论文指导视频。大学三年级的我,在此之前写过的论文大都是科创研究之类的,第一次写中医学习类的论文,所以可能也不拘泥于形式了。就像林师所说,这是一次学习成果的沉淀,哪怕只是个人的一小点点的精进与收获。同样的,我怀着对中医的思考和对问止精一团队的感恩,也是对自己的督促,写下此文。)
以大柴胡汤方为例,拆解方中常见药对,结合临床治疗案例及医案,讨论分析各药对的药性及其作用。(中医,在我的理解,真正做到像倪师林师这样子的最强王者,是需要构建很大的一个网络体系的。而我从这张网中找出星星点点来更好地体悟中医太美!以大柴胡汤治疗高血压为例子。)
如何看待高血压?
高血压,当今社会很常见但也是无法很好地解决的问题,西药的治疗办法,也大都是一旦服药,即需要终生服药,而伴随的副作用也是不可避免的。持续血压高会损害心、脑、肾和主动脉等,最终导致脑出血、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健康甚至生命。
虽然本人学的是中医专业,中西医的课程比例达到了六比四,几乎一半一半,就高血压而言,所有的西医老师都会讲,这是世界难题,不可能治愈,只能服药终生去降压,药理老师会讲,如何如何降压,如何如何毒副作用。预防医学、社会医学老师会讲,高血压只能要早筛查然后督促其好好吃降压药,每位中医的同学也都默默的接受了这个“看似正确”的结论:高血压不可能治愈。(这里的治愈是指不需要药物控制,血压可以在较长的时间符合西医的诊断标准,且无不舒服(高血压)临床表现。)而我很幸运的在跟倪师林师学习的过程中,遇见了两例很信任我的高血压患者,且也很幸运的被我用中医的方法治愈了(血压到目前是正常的)。其实有过这种经历,我自己也感觉很好笑,和老师们讲的那岂不是相当矛盾嘛?由此,也引发了我重新对于中医药方的思考,也更加深刻地理解药对的作用和对病情的把握。
倪师早就讲到过,中医是物理医学。时间空间所衍生出的速度、压强、温度等等地物理量,有时候用物理的角度去理解病情更容易得心应手。高血压,简单粗暴来讲就是压力过大,把人的人体看成一个整体,或者更加形象的把一个人看成气球,那治疗的方向就是减压,换言之就是给气球泄气。影响气体压力的原因大家都知道是温度和体积,泄气的目的,其实也就是带走了热量温度,减小了体积。由着这个思路也就不难想到通过人体的二便可以是泄法的通道。由此也让我深刻理解为什么大柴胡汤可以治疗高血压病症。
高血压的患者根据临床和跟诊发现,绝大多数的人是大便不爽的,简称便秘。很多人对便秘的定义很模糊,不是很理解、其实按照我目前的观察来看首先是大都是不能保证一天一大便,另外就是大便黏腻不爽、排便困难,一天排便次数过多且伴随拉稀等,在我看来这也都是便秘的表现。肠腑不通长期的堵在肠子里发酵发臭当然会产热产气,自然给整个机体提供了大压力的原动力。当然,患者除了便秘还有其他的症状,臭气浊气的上冲,人就会容易头重脚轻,头晕眼花,其他严重者也伴随睡眠质量不佳,多梦,无力没精神的表现。胃家的堵塞,很直接的也会让病人很容易产生胃胀的,饮食的一系列问题。
大柴胡汤
[组方]:柴胡半斤,黄芩三两,半夏半升,枳实四枚,芍药三两,大黄二两,生姜五两,大枣十二枚。
[功用]: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适用症状]:少阳,阳明合病,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口苦,郁郁微烦,心下满痛或痞硬,大便不解或协热下利,舌苔黄厚,脉弦有力。
单位药分析
柴胡
[性味] 苦、辛,微寒
[归经] 肝胆
[功效] 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清胆截疟
[临床应用]
1、用于少阳证,外感发热2、用于肝郁气滞,胸胁疼痛,月经不调3、用于气虚下陷,久泻脱肛,胃、子宫下垂4、用于疟疾。
黄芩
[性味] 苦,寒
[归经] 肺胃胆大肠
[功效]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临床应用]
1、用于湿温暑湿,黄疸泻痢,热淋涩痛2、用于肺热咳嗽3、用于热病烦渴,寒热往来4、用于咽喉肿痛,痈肿疮毒5、用于血热出血证6、用于胎动不安
生姜
[性味] 辛,温
[归经] 肺脾
[功效] 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临床应用]
1、用于外感风寒表证2、用于多种呕吐证3、用于风寒咳嗽
枳实
[性味] 苦、辛,微寒
[归经] 脾胃大肠
[功效] 破气消积,化痰除痞
[临床应用]
1、食积气滞,脘腹痞满证2、痰浊阻滞,胸脘痞满证
大黄
[性味] 苦,寒
[归经] 脾胃大肠肝心
[功效] 泻下攻积,清热泻火,止血,解毒,活血祛瘀,清泻湿热
[临床应用]
1. 胃肠积滞,大便秘结 2.血热妄行之出血证 3.热毒疮疡、丹毒及烧烫伤 4.瘀血诸证 5.黄疸,淋证
芍药
[性味]
苦、酸、甘,微寒
[归经]
肝脾
[功效]
养血调经,平肝止痛,敛阴止汗
[临床应用]
1、用于血虚或阴虚有热的月经不调,崩漏等证2、用于肝阴不足,肝气不舒或肝阳偏亢的头痛、眩晕、胁肋疼痛、脘腹四肢拘挛作痛等证3、用于阴虚盗汗,及营卫不和的表虚自汗证
半夏
[性味] 辛,温;有毒
[归经] 脾胃肺
[功效]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
[临床应用]
1.用于湿痰、寒痰证 2.用于胃气上逆呕吐 3.用于胸痹,结胸,心下痞,梅核气 4.用于瘰疬瘿瘤,痈疽肿毒及毒蛇咬伤等症
药对分析
[药对] 黄芩、姜半夏
[功效] 一寒一温,辛开苦降,以顺其阴阳之性而调和阴阳,故淸热泻火、和胃止呕、消痞散结。
[主治] 1.邪居少阳,误下成痞;2.温邪留恋,痰热互结,脾胃升降失调所致之痞证;3.寒热互结,以致胸膈痞满、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诸症;4.上焦有热,咳嗽吐痰;5.胃酸过多,胃脘嘈杂等症。
[药对] 生姜、姜半夏
[功效] 温胃、化痰、止呕。相畏相使。
[主治] 治疗寒饮呕吐,失眠,容易焦躁紧张、心惊。
讨论:由于高血压前面讨论到是压力的问题,黄芩本身可以清热、泻火解毒,用以去热除烦,配伍具有降逆消痞散结的半夏,使热更好的散去。再降浊气的过程中,辅以生姜来散热,使得胃的承受能力增强,不至于胃太难受。
[药对] 柴胡、黄芩
[功效] 和解少阳。相须。
[主治] 治疗邪在半表半里之少阳证,往来寒热。
[药对] 生姜、大枣
[功效] 养脾胃和营卫。相使。
[主治] 治疗风寒感冒(入表药),胃脘不舒呕吐(入健脾药)。
讨论:大柴胡汤主治少阳阳脉合病,柴胡黄芩配伍和解少阳,泄胆经浊气。生姜大枣调和脾胃中州,避免因泄热太过而伤津液,使圆运动正常运转。
[枳实] 本方中是用来破气消积,化痰除痞;
[大黄] 用来泻下攻积,清热泻火,止血,解毒,活血祛瘀,清泻湿热。
[芍药] 作用是养血调经,平肝止痛,敛阴止汗。
讨论:倪师曾经讲过,枳实专门去结毒,结到的毒、硬块它能把他排掉,枳实本身没有攻下的功能,而是它可以把结分开来,当大肠堵到时候,枳实可以把大肠的肠壁和大便分开来。如此,配伍大黄泄下排出宿便,促进肠子的蠕动,从而改善便秘。因为肠胃不好,拉不出大便,腹满,肚子胀满,就会痛,所以配伍芍药。
治疗案例:
某女 年龄51
主诉:头晕
患者自述高血压10年有余,有子宫切除史,近半年开始吃降压药(因头晕)。近来发觉小腿麻木无知觉。
便秘(三到四天,经常性) 容易着急。无明显怕凉、出汗等不正常情况
舌苔:
(舌苔可见:肺气虚衰明显凹陷)
处方:(以大柴胡汤为底方,根据患者具体脉象等情况又进行了加减)
酒大黄15g(后下)黄芩15g 柴胡20g 炒白术15g
制附子12g 细辛10g 木通10g 枳实20g
桂枝20g 白芍20g 姜半夏15g 茯苓15g
厚朴15g 生姜20g 红枣20g 炙甘草20g
瓜蒌15g 杏仁12g 薤白15 炙黄芪15g
处以七剂。反馈不用吃西药了,血压回归正常,大便通畅许多,头晕明显减轻。后又辅以药粉慢调体质,至今血压正常,偶有因工作劳累头晕,可以自行恢复。
总结:伤寒论的任何一手方,任何病症都需要我们认真揉开了、掰碎了去吸收理解,往往会有不一样的收获,有如神助也!每一位药,我们该了解他们的脾气性格,这样子才能在临床应用的时候,和他们交成好朋友!
暂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