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汤类方的认识和比较

桂枝汤 麻黄汤 桂枝甘草汤的适应症与不同


1 桂枝汤

组成 桂枝 芍药 甘草 生姜

功效 解肌发表 调和营卫 治风寒在表 头痛发热 怕风怕冷 打喷嚏 干呕 自汗盗汗 虚损等 脉浮弱缓 苔薄白

主药 桂枝解表 加生姜可以兴奋机能使血液旺盛而温暖身体,并加强脏器功能,白芍镇静,调整桂枝作用,有配甘草缓和症状,并兼治头疼,大枣甘草缓急迫并矫正味道,前两天自己煮的桂枝汤 味道甜甜的,挺好喝,不像别的中药那么苦。

方中桂枝是主药,顺气发表,白芍缓和肌肉紧张,甘草帮助白芍一起缓和肌肉疼痛,甘草与桂枝搭配治内气上冲,生姜佐桂枝顺气利水,并使桂枝 大枣 甘草这些甘味药不停滞于胃内,大枣可以润,也可以缓解心中烦闷,这些药互相协调,使桂枝汤的症状恢复到正常生理状态。

本方是张仲景伤寒论最首件之方,有旺血行,暖身体强诸脏器机能作用。本方证为外感风寒,营卫不和所致,外感风寒,风性开泄,卫气失去顾护,营阴外泄,故厌恶风发热,汗出头疼,邪气郁滞,肺胃失和,则打喷嚏干呕,风寒在表,应该辛温解表,但本方是表虚,腠理不固 固当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即驱邪又养正,方中桂枝为君药,帮助卫阳,通经络,解肌发表,而去在表之风邪,芍药为臣药,益阴敛营,桂枝芍药等量,寓意有三 ;一 针对营强卫弱,体现营卫同治,邪正兼顾 二 相辅相成桂枝得芍药汗二有源,芍药得桂枝滋二能化 三 相制相成 散中有收,汗中寓补,这是本方外可解肌发表,内调营卫的基本结构。生姜帮助桂枝辛散表邪,又兼和胃止呕,大枣甘平,既补中益气,又滋养脾胃,生姜大枣为补脾胃的常用组合,炙甘草调和药性,合桂枝辛甘发阳以实卫,合芍药酸甘化阴以和营,功兼佐使之用,本方药虽五味,但结构严谨,发中有补,散中有收,邪正兼顾,阴阳并调。

本方治疗范围广泛,不仅用于风寒感冒,而且还运用于产后,病后,体弱等营卫不和的病症,这是因为桂枝汤本身具有调和营卫阴阳的作用,而很多病在病变过程中都会出现营卫阴阳失调的病理状态,桂枝汤外证得之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化气调阴阳,这是本方治病机理的高度概括。

禁忌 外感风寒表实无汗禁用 禁生冷 黏腻,酒肉 恶臭


2 麻黄汤

和桂枝汤同属辛温解表,都可以治外感风寒表证,麻黄桂枝并用,佐以杏仁,发汗解表力强,也能宣肺平喘,为辛温发汗之俊剂,主治外感风寒,怕冷,发热而无汗之表实证。桂枝汤中桂枝芍药并用,佐以大枣生姜,发汗之力不如麻黄汤,但有调和营卫之功,为辛温解表之和剂,主治外感风寒感冒怕风,发热而出汗的表虚证。

3 桂枝甘草汤

治疗出汗过多而心悸甚至亡阳的症状,是补心的俊剂,方中桂枝之辛走肺而益气,甘草之甘入脾而缓中,桂枝本来是营份药,得甘草则内补营气儿养血,并为君药,独用甘草为佐,以补心阳,则出汗多者,不至于亡阳,甘温相得,气和而悸自平,桂枝得甘草,辛从甘化为阳中有阴,所以治胸中阳气欲失,而且桂枝轻扬走表,佐甘草还阳气,所以外止汗而内除烦。

暂无回复

请在登录后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