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次课课前作业 221-雅三班 李洪新

【品名】 地瓜薏仁粥

【材料】

A.     大麥仁(小薏仁)150公克,綠豆30公克

B.     黃地瓜100公克,紅地瓜100公克

C.     冰糖35公克

請問:

您認為其四氣是:  寒  □ 涼  □ 熱  □ 溫 □ 平 (五選一)

               其五味是偏: 甘  □ 辛  □ 酸  □ 苦  鹹  (多選)

【大麥】

味鹹甘,溫,微寒,無毒。主消渴,除熱,益氣調中。又云,令人多熱,為五穀長,平胃消食,療脹。暴食亦似腳軟,以其下氣也。久食甚宜人,頭髮不白,補虛勞,壯血脈,益顏色,實五臟,止泄,令人肥白滑肌。為面勝小麥,無燥病。丹溪云:初熟時,人因缺谷,多炒而食之,有火,能生熱病。一云,久食多食,能消腎,戒之。
【綠豆】
味甘寒,無毒。清熱解毒。不可去皮。去皮壅氣。作枕明目。服藥人不可食。令藥無力。


 

【品名】 桂圓黑糖米糕

【材料】

A.     桂圓60g

B.     糯米370g,紹興酒50g

C.     黑糖80g,二砂糖30g,食用油15g

請問:

您認為其四氣是: □ 寒  □ 涼  □ 熱   溫 □ 平 (五選一)

               其五味是偏: 甘  □ 辛  □ 酸   苦 □ 鹹  (多選)

 

[糯米]
 味苦甘,溫,無毒。主溫中,令人多熱,大便堅,此《本草經》文也。諸家有云:性微寒,妊娠與雜肉食不利子,久食身軟,以緩筋也。又云:寒,使人多睡,發風動氣,壅經絡氣,止霍亂。又云:涼,補中益氣,行榮衛中積血。所論蓋不同也。夫所謂不利,緩筋,多睡之類,以其性懦所致。若謂因其性寒,糯米造酒最宜,豈寒乎?農家於冬月用作糍,喂牛免凍傷最驗,是則糯米之性當如經文所言

[龙眼肉]

 性味甘,温。

 

【品名】 麻油杏鮑菇湯

【材料】

A. 杏鮑菇150克、老薑50克、高麗菜250克、枸杞10粒

B. 香油適量

C. 麻油100毫升、米酒3大匙

D. 鹽適量

您認為其四氣是: □ 寒  □ 涼  □ 熱  □ 溫  平 (五選一)

               其五味是偏: 甘   辛  □ 酸  □ 苦  鹹  (多選)

 

【生姜】
 性味辛,温。
【枸杞子】
 性味甘,平
【香油】 
冷,無毒。發冷疾,滑骨髓,發臟腑渴,困脾,下三焦熱毒氣,通大小腸,殺五黃及蛔心痛並一切蟲。生則冷,熟則熱,治飲食物,須逐日熬熟。用之經宿則動氣,有齒牙脾胃疾者不可食。

 

【品名】 麻油枸杞川七

【材料】

A.     川七270克,枸杞30克

B.     生薑15克

C.     麻油1.5大匙

D.    水250克,鹽1/2小匙,山藥250克

您認為其四氣是: □ 寒  □ 涼   熱  □ 溫 □ 平 (五選一)

               其五味是偏: 甘   辛  □ 酸  □ 苦  鹹  (多選)

 

【山藥】 
味溫平,無毒。主傷中,補虛羸,除寒熱邪氣,補中益氣力,長肌肉。又云,主頭面遊風,頭風眼眩,下氣,止腰痛,補勞瘦,充五臟,除煩熱,強陰。久服耳目聰明,輕身不飢,延年。生山中者良。又云,安魂魄,鎮心神。《本草》謂之薯蕷,江南人呼為藷。南地種之,但性冷於北地者耳。
【川七】
性微温,味甘微苦。有化瘀止血的作用,且药理研究也证实它能缩短凝血时间,降低毛细血管的通血性,故可治疗人体内外各种出血症
【枸杞子】
 性味甘,平。


暂无回复

请在登录后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