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述.耳鸣
伴有:
易怒:肝火旺
头痛 反胃欲吐 :清阳不升,浊阴不降
口干苦 舌胎略黄:里热
脉弦数:往来寒热
小柴胡汤
治:
伤寒三四日、脉弦急而数,病传少阳经,
症:
头痛发热,协痛,耳聋,呕吐,口苦,寒热往来
方剂:
柴胡 黄芩 半夏 人参 甘草 生差,大枣
柴胡解少阳在经之表寒
黄芩解少阳在隋之里热
姜、枣人参和中而预壮里气,使里不受邪而和
半夏豁痰饮,降里气之逆.
作业:今有患者来诊, 主诉是耳鸣, 同时伴有易怒 、头痛、 有反胃欲吐现象 ,口干苦、 舌苔略黄、脉弦数 等症状 。请问根据上面的资料 ,可能用怎样的组合来帮助他呢 ?
辩症为:肝火旺,肝火犯胃
方剂:小柴胡湯+四物湯+山梔、茯神、陳皮
针灸:耳門、聽宮、聽會、腎俞、翳風。肝俞,太衝、丘墟,太溪,足三里,三阴交。
引文出处:
氣虛頭痛者,耳鳴、九竅不利也
黎司馬因怒耳鳴吐痰,作嘔不食,寒熱脅痛,用小柴胡湯(方見傷寒) 合四物湯(方見補益)、加山梔、茯神、陳皮而痊。
一治人耳如蟬鳴。服四物湯。耳鳴益甚。此元氣虛損之症。五更服六味丸。食前服補中益氣湯。頓愈。此症若血虛而有火。用八珍湯加山梔、柴胡。氣虛而有火。四君子湯加山梔、柴胡。若因怒即聾或鳴。實用小柴胡加芎、歸、山梔。虛用補中益氣湯加山梔。午前甚。用四物加白朮、茯苓。久用補中益氣。午後甚。用地黃丸。
一論治人因怒耳鳴。吐痰作嘔。不食。寒熱脅痛。用小柴胡合四物。加山梔、茯苓、陳皮而瘥。
暂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