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次课后作业-227雅好班王斌

作业:今有患者来诊,主述是耳鸣,他同时伴有易怒、头痛、有反胃欲吐现象、口干苦、舌苔略黄、脉弦数等症状。请问根据以上资料,可能用怎样的针药组合来帮助他?


诊断如下:


一,面诊:患者属耳鸣实证,耳鸣与肝和肾有关。再考虑其易怒,头痛,口干,口舌苔略黄,则与肝火旺有关。肝火横逆伤脾土,所以,有发怒时容易导致胃欲吐。另外,肝气郁结上火,上扰清空,故会头痛。

二,脉诊。病患脉弦。弦脉在脏应肝,弦是脉气紧张的表现。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以柔和为贵,若情志不遂,肝气郁结,疏泄失常,气机不得,致经脉拘束,则见弦脉。气机阻滞,阴阳不和,也可见脉弦。若疟邪侵入,伏于半表半里,少阳枢机不利,也可见脉 弦。虚劳内伤,中气不足,肝木乘土,肝病及肾,阴虚阳亢也可见弦脉。

综上二点可以得出以下诊断:患 者肝气郁结,气机不畅,热扰心神,阴阳不和,故应舒肝理气,调理气机,清热利湿,泻火除烦。

古方案例:

参考《万病回春》中病例:黎司马因怒耳鸣吐痰,作呕不食,寒热胁痛,用小柴胡汤(方见伤寒),合四物汤(方见补益)、加山栀、茯神、陈皮而痊。《寿世保元》中病例:一人因怒耳鸣。吐痰作呕。不食。寒热胁痛。用小柴胡合四物,加山栀、茯苓、陈皮而痊。


中药处方:


小柴胡汤加减(柴胡 15g 黄芩 10g 炙甘草 10g 半夏 10g 香附10克)合四物汤(当归 10g 川芎 10g 酒白芍 10g 熟地黄 15g),加山栀、茯苓、陈皮。


四物汤对治耳鸣;小柴胡汤加减对治易怒、反胃欲吐现象、口干苦、脉弦,香附对于舒肝理气有独到的效果。栀子、茯苓、陈皮,泻火除烦,利湿化痰,理气健脾。因为判断患 者为肝阳上亢,体有邪热,故去掉生姜,人参,大枣。


针灸处方:


耳鸣:耳门、听宫、听会、肾俞、翳风;(耳门,听宫,听会,隔天轮流针灸),七天为一疗程。

舒肝理气:太冲,阳陵泉——通调所机,疏肝理气;期门,日月——肝郁气滞。

中脘——反胃欲吐。急病先治标,将其症状控制住。如果 还控制 不住,则以中脘为中心,扎梅花针。因胆随胃降,若将胃气往下引,如此,也可改善口苦。

口苦:足临泣



 邀请回答 

 收藏(0)


暂无回复

请在登录后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