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雅1班学员钱宾鹏第十九课课后作业

第十九课课后作业

今有患者来诊,主述是耳鸣,他同时伴有易怒、头痛、有反胃欲吐现象、口干苦、舌苔略黄、脉弦数等症状。
请问根据上面的资料,可能用怎么样的针药组合来帮助他

通过查对龚廷贤先生所著和大栋老师的研究笔记学习后认为:

从患者主述的“口苦咽肝舌苔黄及易怒脉眩数”症状分析,患者耳鸣主证是因为肝阳上亢引起,肝火旺盛横逆,造成易怒,同时也克脾土造成反胃欲吐现象,断定为耳鸣实证,

耳鸣针灸取穴:倪海廈:耳门、听宫、听会

肝胆火盛针灸取穴:太冲穴、丘墟穴 肝俞穴

肝火旺盛-----小柴胡汤+四物汤+山栀子、 茯神、 陈皮

引用古方医案案例:

黎司马因怒耳鸣吐痰,作呕不食,寒热胁痛。用小柴胡汤、合四物汤、山栀子、 茯神、 陈皮 而痊愈。

小柴胡汤主治

1)伤寒少阳病证。邪在半表半里,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

2)妇人伤寒,热入血室。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

3)疟疾,黄疸等内伤杂病而见以上少阳病证者。

小柴胡汤——柴胡24克、 黄芩9克、 人参9克 、半夏9克、 炙甘草9克 、生姜(切片)9克、大枣4枚。

四物汤:当归10g、川芎8g、白芍10g、熟地12g

主治,具有补血调血之功效。营血亏虚证、冲任虚损证、产后恶露不下,结生瘕聚,少腹坚痛。本方是补血调经的基础方剂。现代常用于治疗贫血、紫癜、妇女月经不调、胎产疾病、荨麻疹、神经性头痛、骨伤科疾病等属营血虚滞者。



暂无回复

请在登录后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