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对应用浅析
临证班:蔡彦勤
一、概念
在平时的方剂中经常会看到一些成组出现的药物,我们现在就叫做药对。它一般是以中医基础为理论依据,辩证论治为前题出现的一些常用组合。
比如常用到的三药组合药对有 清热解毒的三黄(黄芩、黄连、黄柏),帮助消化的三仙(山楂、麦芽、神曲),温化水饮的(干姜、细辛、五味子),调行营卫的桂枝汤中(桂枝、白芍、甘草)六味地黄丸的三补(地黄、山药、山萸肉)三泻(泽泻、茯苓、丹皮),补中气的(人参、甘草、大枣)补气阴的参麦饮(人参、麦冬、五味子)滋阴的(生地、麦冬、玄参)升陷的(黄芪、升麻、柴胡)小陷胸(黄连半夏瓜蒌)回阳救逆的(附子干姜甘草)调胃承气(大黄芒硝甘草)玉屏风(黄芪白术防风)三子养亲汤(苏子白芥子莱菔子)还有当归贝母苦参丸、干姜人参半夏汤、当归生姜羊肉汤等等
二位药对组合:1、蒲黄合五灵脂,名失笑散,能祛瘀止痛。2、当归合川芎,名佛手散,能行血活血。3、高良姜合香附,名良附丸,能止胃痛。4、玄胡合金铃子,名金铃子散,能治腹痛。5、吴茱萸合黄连,名左金丸,能平肝制酸。6、肉桂合黄连,名交泰丸,治心肾不交。7、女贞子合旱莲草,名二至丸,能补肾阴。8、半夏合硫黄,名半硫丸,治虚冷便秘。9、知母合贝母,名二母散,能清肺热。10、破故纸合肉蔻,名二神丸,止脾肾寒泻。11、木香合黄连,名香连丸,治红白痢疾。12、枳实合白术,名枳术丸,能健脾消痞。13、芡实合金樱子,名水陆二仙丹,止遗精。14、黄柏合苍术,名二妙散,治湿热成痿。15、枸杞合菊花,能明目。16、生姜合红枣,能调和营卫气血。17、赤石脂合禹余粮,能涩大肠。18、半夏合黄连,能宽胸止呕,化痰浊郁结。19、柴胡合黄芩,能清肝胆热。20、桑叶合菊花,能清头风热。21、柴胡合白芍,能疏肝和肝。22、附子合肉桂,能温下元。23、黄柏合知母,能清下焦湿热。24、桑白皮合地骨皮,能清泻肺热。25、丁香合柿蒂,能止呃逆。26、鳖甲合青蒿,能滋阴退骨蒸潮热。27、杏仁合贝母,能化痰止咳。28、山药合扁豆,能补脾止泻。29、木香合槟榔,能理气止痛。30、杜仲合续断,治腰膝酸痛。31、半夏合陈皮,能化湿痰。32、升麻合柴胡,能提升中气下陷。33、常山合草果,能治疟疾。34、葱白合豆豉,名葱豉汤,能通阳发汗。35、枳实合竹茹,能和胃止呕。36、党参合花粉,名参花散,治久嗽气喘。37、茯神合乳香,名神香散,治筋挛疼痛。38、甘草合绿豆,能解百毒。39、黄耆合当归,名补血汤,治贫血及产后无乳。40、白芍合甘草,名芍药甘草汤,治拘挛腹痛。等等
二、方剂由不同药对叠加组成或者由基本药对加减组成。下面我们看一下中医大脑中总结出的升麻和柴胡组成的方剂有以下这些方剂
升麻黄芪汤:黄芪、 当归、 升麻、 柴胡
升陷汤:黄芪、 知母、 柴胡、 桔梗、 升麻
乙字汤:当归、 柴胡、 黄芩、 甘草、 升麻、 大黄
补中益气汤:黄芪、 炙甘草、 人参、 当归、 陈皮、 升麻、柴胡、白朮
九味半夏汤:半夏、 橘皮、甘草、柴胡、猪苓、泽泻、茯苓、 干姜、 升麻
温病补中益气汤:炙黄芪、 炙甘草、 人参、 当归、 陈皮、 升麻、柴胡、炒白朮、 生姜、大枣
提肛散:当归、川芎、白朮、人参、陈皮、黄芪、甘草、柴胡、黄芩、升麻、黄连、白芷赤石脂
普济消毒饮:黄芩、黄连、陈皮、甘草、玄参、柴胡、桔梗、连翘、板蓝根、马勃牛蒡子、薄荷、僵蚕、升麻
散肿溃坚汤:当归、芍药、黄芩、柴胡、龙胆草、升麻、昆布、连翘、桔梗、黄连、知母、黄柏、三棱、莪朮
以上方剂中都有升麻和柴胡,这些方剂使用这个药对(升麻柴胡)的作用是升阳举陷。这些方剂的特点是把下陷的阳气升起来后再进行不同症状的治疗。
而且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方剂分别由不同的药对叠加组成的。如:
1、李东垣的补中益气汤中就有二组常用药对:
(升麻、柴胡)和第二组药对(黄芪、人参、炙甘草)组成。
第一组药对升麻、柴胡具有升阳举陷,治疗中气下陷之症。
第二组药对黄芪人参甘草是补中气的,用于气虚发热。补中益气的功效是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适用症状1.中气下陷之证之脱肛、子宫下垂、胃下垂、久泻久痢。 2.气虚发热证。发热、自汗出、渴喜热汤、少气懒言、肢体倦怠乏力,舌淡、苔白、脉虚软无力。
2、九味半夏汤中有三组药对组成:
第一组药对(升麻柴胡)具有升阳举陷的作用。
第二组药对(半夏、橘皮、甘草)降气祛痰。
第三组药对(猪苓泽泻茯苓)利水祛湿。
九味半夏汤适用症状
水毒导致的肥胖症。本方能治一切留飮。留飮是由于水分的代谢障碍而发生,患此症者,多为有水气停滞而肥满。本方可用于患留飮而手足不能自由,且有肩部或腰部疼痛,身重、呼吸急迫、虚胖等者。
三、这些药对的配伍机制
这些药对不是简单地将药物堆积,而是在长期的经验中总结出来的,通过合理的配伍应用组成的,有些是同类相须、有些是异类相使、有些药性相反相互制约、通过合理的配伍可以增加疗效或者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如玉屏风散中有(黄芪白术防风),黄芪益气固表、防风祛风解表、白术健脾益气。三味药中相须(白术、黄芪)、相使(白术防风)、相畏(黄芪防风)、黄芪畏防风,解表有节、白术助黄芪、益气固表、白术使防风、固密脾气。三药相辅相成。为虚人外感,解表固表,益气止汗的最佳配伍。
1、同类相须配伍:焦三仙(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焦山楂消肉积,焦神曲消陈腐之积,焦麦芽消面食之积。三药合用消食,治疗全面,功效显著。
三黄(黄芩黄连黄柏)黄芩清肺热,黄连清心火、黄柏泻肾火,三药连用,清上中下之火。
2、相使配伍
三仁(杏仁、薏仁、白寇仁)杏仁苦泄降气,止咳平喘。薏苡仁利水渗湿健脾除痹,白寇仁化湿行气温中止呕,三药合用宣上、畅中、渗下,使湿热之邪从三焦分消而除。
3、升降配伍
人体的气机就是一个圆运动,升降运行正常人就不会生病,否则就会导致不同的疾病,药物也有升降之性,通过药物可以纠正人体气机升降的偏性,从而治疗疾病
(干姜细辛五味子)干姜辛味具有发散上升作用。五味子具有酸味有收敛作用,细辛发动开合之机。三药合用温化痰饮。
四逆汤中(柴胡配枳实)柴胡主升,升发肝气疏通气机,枳实主降,降胃气降浊气,浊气得降则清气自升。合用升清降浊,用于调和肝脾。
4、寒热配伍: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通关丸(知母黄柏肉桂)知母苦甘寒,清热泻火、滋阴润燥。黄柏苦寒,清热燥湿,泻火,肉桂辛甘热,助阳补火,散寒止痛。三药配伍,寒湿相合,不致寒邪太过伤人正气。同时肉桂引寒药无格拒之嫌。三药合用寒热并用,补泻兼施。
麻杏石甘汤中(麻黄杏仁石膏)麻黄辛温,宣肺开表,石膏辛甘大寒,清泄肺热,二者配合宣泄肺热而不助热,寒热并用,麻黄宣肺,杏仁降气,宣降并用,三药相合共奏清肺平喘之功
5、攻补兼施
(枳实 白术、陈皮):枳实破气消痞,化痰消积,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利水,枳实与白术(枳术汤)合用消补并用。白术与陈皮补而 不滞,三者合用健脾益气,化湿除满,降气消积之功。
总结:通过以上分析药对的特点及应用,使我们认识了药对的重要性,学好药对,用好药对,为我们今后立方组方打好基础。
临证班:蔡彦勤
暂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