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次课课前作业-227雅号11班于洪江

《萬病回春_諸病主藥》中出现在三个或以上不同症状中的单味药汇总

1.南星,出现在4种症状中,分别是“痰氣壅盛”、“癇症”、“風痰”、“破傷風”。

2.竹瀝,出现在4种症状中,分别是“語言謇澀”、“口眼喎斜”、“痰在四肢經絡”、“癆熱痰嗽聲嘶”。

3.防風,出现在5种症状中,分别是“口眼喎斜”、“手足搐搦”、“諸風”、“鼻塞聲重”、“破傷風”。

4.羌活,出现在8种症状中,分别是“口眼喎斜”、“手足搐搦”、“諸風”、“傷寒頭痛”、“遍身疼痛”、“手臂痛”、“肢節痛”、“諸痛在上者屬風”。

5.川芎,出现在7种症状中,分别是“左癱屬血虛”、“傷寒頭痛”、“久痢赤者屬血虛”、“久吐血”、“眩暈”、“頭左痛”、“婦人難產”、

6.當歸,出现在8种症状中,分别是“左癱屬血虛”、“久痢赤者屬血虛”、“癲屬心”、“補陰”、“補血”、“久吐血”、“耳鳴”、“頭左痛”。

7.人參,出现在6种症状中,分别是“右癱屬氣虛”、“頭右痛”、“生津液”、“補氣”、“麻者是氣虛”、“內傷元氣”。

8.白术,出现在7种症状中,分别是“右癱屬氣虛”、“虛汗”、“脾胃虛弱”、“久痢白者屬氣虛”、“泄瀉”、“婦人安胎”、“中濕”。

9.黄耆,出现在7种症状中,分别是“頭右痛”、“虛汗”、“補陽”、“補氣”、“麻者是氣虛”、“內傷元氣”、“痿”。

10.白芷,出现在4种症状中,分别是“頭風痛”、“敗膿不去”、“婦人吹乳”、“蛇咬傷”。

11.石膏,出现在4种症状中,分别是“牙痛”、“發渴”、“虛煩”、“瀉胃火”。

12.升麻,出现在5种症状中,分别是“牙痛”、“久瀉”、“脫肛”、“發斑”、“提氣”。

13.桔梗,出现在4种症状中,分别是“咽喉腫痛”、“諸痛在上者屬風”、“胸膈膨悶”、“提氣”。

14.甘草,出现在4种症状中,分别是“咽喉腫痛”、“腹痛”、“內傷元氣”、“犬咬傷”。

15.蒼术,出现在6种症状中,分别是“遍身疼痛”、“吞酸”、“六鬱”、“木者是濕痰死血”、“腳氣濕熱”、“中濕”。

16.桅子,出现在4种症状中,分别是“心胃痛”、“嘈雜”、“瀉屈曲之火”、“發黃”。

17.芍藥,出现在5种症状中,分别是“腹痛”、“止汗”、“鼻乾不得眠”、“瀉脾火”、“衄血”。

18.桂枝,出现在3种症状中,分别是“諸痛在上者屬風”、“發汗”、“止汗”。

19.柴胡,出现在4种症状中,分别是“表熱”、“脫肛”、“久瀉”、“瀉肝火”。

20.黃連,出现在11种症状中,分别是“裡熱”、“大熱譫語”、“心下痞悶”、“痢屬熱積氣滯”、“痔瘡”、“嘈雜”、“痞滿”、“狂屬肝”、“瀉心火”、“消酒積”、“口舌生瘡”。

21.黃芩,出现在6种症状中,分别是“裡熱”、“大熱譫語”、“瀉肺火”、“肺熱咳嗽”、“衄血”、“鼻中生瘡”。

22.黃柏,出现在5种症状中,分别是“大熱譫語”、“瘡”、“瀉膀胱火”、“腳氣濕熱”、“在下者屬濕”。

23.梔子,出现在3种症状中,分别是“大熱譫語”、“懊”、“溺血”。

24.大黃,出现在7种症状中,分别是“發狂大便實”、“痢疾初起者宜下”、“大便閉”、“消熱積”、“暴吐血”、“眼腫”、“湯燙火燒”。

25.枳實,出现在5种症状中,分别是“心下痞悶”、“痞滿”、“不眠”、“結痰”、“積在右是食積”。

26.茯苓,出现在5种症状中,分别是“久痢白者屬氣虛”、“泄瀉”、“赤白痢”、“楊梅瘡”、“濕痰”。

27.半夏,出现在6种症状中,分别是“霍亂”、“嘔吐”、“癇症”、“濕痰”、“積在中是痰飲”、“木者是濕痰死血”。

28.木通,出现在4种症状中,分别是“小便閉”、“瀉小腸火”、“溺血”、“在下者屬濕”。

29.薑,出现在5种症状中,分别是“嘔吐”、“中寒陰症”、“痰在四肢經絡”、“婦人帶下”、“婦人產後虛熱”。

30.香附,出现在5种症状中,分别是“順氣”、“六鬱”、“積在右是食積”、“婦人諸病”、“婦人腹痛”。

31.附子,出现在3种症状中,分别是“中寒陰症”、“補陽”、“風痰”。

32.貝母,出现在3种症状中,分别是“惡瘡”、“結痰”、“婦人吹乳”。

33.白礬,出现在3种症状中,分别是“疔瘡”、“疥瘡”、“湯燙火燒”。

34.穿山甲,出现在3种症状中,分别是“便毒”、“魚口瘡”、“婦人乳汁不通”。

35.牛膝,出现在3种症状中,分别是“魚口瘡”、“在下者屬濕”、“下元虛弱”。

36.桃仁,出现在5种症状中,分别是“積在左是死血”、“破瘀血”、“暴吐血”、“木者是濕痰死血”、“婦人經閉”。

37.地黄,出现在3种症状中,分别是“補陰”、“補血”、“內瘴昏暗”。

暂无回复

请在登录后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