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医案P先生,57岁,罹患了“怪病”。病史追溯回13年前。2008年的一个晚上,P先生突感头痛,“整个右半边头疼痛不己,过两天上下牙腔紧闭,不能张嘴,到湘雅医院耳鼻喉科看诊,没能查出什么病就回家了。在家吃了很多中药,做了几个疗程的针灸,都没有明显好转”。后迁延十余年至今,右半边头痛逐渐消退,唯剩“整个右下颌及舌头发干发麻,连及半侧牙齿,一直麻木到喉结,很不好过”。经人介绍,2个月前来问止中医就诊。
前医诊疗,沉疴去半
查阅既往诊疗记录,结合刻下问诊,得知P先生原先除有右侧下颌、下牙、舌喉干麻外,尚有牙龈出血,入睡困难,矢气多、大便日4-5行而粘滞等症状。
经一个多月的调治后,“舌头大致已不麻,下颌至喉咙麻感减轻六成,牙齿剩右切牙及尖牙麻木”,后续几诊麻木症状改善稍停滞,但半夜醒来、大便次数多症状明显好转,牙龈出血也未再出现。
▲ 中医大脑
中医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
证变方变,疗效续进
采集完症状体征,得知P先生目前主要是右侧嘴唇及右切牙、尖牙干麻,牙有松动感,舌麻偶有反复,大便现每日2-3行,干稀不调、黏滞,睡眠质量偶不嘉、早醒,时烦躁易怒,眼屎多。
我将诸症录入中医大脑,推高“半边脸麻木”为主症,得出对治唇齿所主的“温补脾肾”合方来专治主病,结合系统所推的“疏肝养血,清心除烦”功效丸药对治睡眠质量差、烦躁易怒、眼屎多等兼症,同时辅助汤药加强对治主病功效。
▲ 中医大脑
中医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
两周后复诊,P先生反映疗效继续进步,“牙唇麻好了百分之八十,舌喉麻已完全消失”。基此反馈,我继续守方沿用。
到了离在我处首诊一个月整时,P先生反映疗效似乎又有停滞,“牙唇仍有余点点麻,甚至有辣感,无法彻底消除”,且早醒之症有所反弹,内心感到焦急。
为再针对性改善症状,我将主症推高为“口辣”,给予新的处方。同时给予外治处方,以针对性疏导犄角旮旯的残余病灶,增强汤药作用。
▲ 中医大脑
中医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
我鼓励P先生,告知慢病久病痼疾多呈“正虚邪恋”状态,病机也复杂,往往会在反复波动中向愈,嘱其调整好心态,继续遵医嘱按时用药及执行外治操作。
内调外治,逐步收尾
距离在我处首诊一个半月时视频随访,P先生反馈近期配合外治法后,原症明显改善,有时几已毫无症状。
随访中,P先生表达了因服药时间长而心生畏惧,迫切想停药而专以外治法调治收尾的想法。我当即表示反对,不建议贸然停药,应继续调治、稳固疗效。无奈P先生停药意愿强烈,我只好在后续随访中建议其用丸剂巩固疗效,并指导其进一步规范化操作外治。
至末诊一月后,我对P先生进行随访,得知其每天早晚二次外治操作,疗效稳固、情况稳定,较初来问止中医就诊时已别天壤,唯右侧切、尖牙及右舌根深部偶尔有些余麻。
我根据情况补充了穴组,并告知P先生必要时候一定再继续用药物调治,争取让缠绵困扰了十余年的“怪疾”得到彻底消除!
按
本案经现代医学诊察,查因未明,故缺乏精确的治疗方案。虽病状难定,但中医药对此有独特的病理认识,据辨证论治经验对证而治,颇有优势。
“麻木”者,异名近义,“麻”是“木”之轻,“木”为“麻”之重,多见于“营卫失调、气血循行障碍”病机,如《证治准绳·杂病》说:“麻者,气之虚也,真气弱,不能流通。”气血既衰,则机体代谢易紊,邪常内生,故多在气虚基础上兼有风痰湿瘀等。
口唇舌咽,中医认为关联脏腑众多,但总不离心、脾、肾,故“脾主口唇”、“舌为心之苗窍”,《灵枢·经脉》说:“脾足太阴之脉……挟咽,连舌本,散舌下”,《灵枢·经脉》说:“肾足少阴之脉……循喉咙,挟舌本”。总属于心、脾、肾失调或内虚,致其所主口唇舌咽失于气血荣养,兼痰湿瘀热阻滞而产生麻木症状。
从症状累及的区域综合来看,考虑是三叉神经中的下颌神经,范围以舌神经、颏神经为主。按临床经验,神经性病证多是中医外治法的优势所在,故强烈建议患者兼顾用之,取得了预期疗效。取穴以症状所波及的“手阳明大肠经”及“手足少阳经”为主,循经松解耳后、颈部及面部阿是穴,舒筋活络通脉,缓解异常筋肉张力对三叉神经的压迫,故收效确切。
问止君推荐
钟祥大洪山·白甘野葛粉
“野葛粉,又称民间长寿粉,在中国民间,更是有‘北有人参,南有葛根’的说法。古医书记载‘葛根主要消渴,身太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
问止轻养精选钟祥大洪山,白甘野葛粉,粉白,色泽均匀,冲调后汤色淡黄透亮,葛香洋溢,口感细腻,淡淡回甘。
中医养生达人,珍养生命。早晚服食,自然焕活。”
点击进入
• • • 全文完 • • •
暂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