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晶晶医师 | 治好中年阿姨的四肢颤抖问题

颤证是指以头部或肢体摇动颤抖、不能自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轻者表现为头摇动或手足微颤,重者可见头部振摇,肢体颤动不止,甚则肢节拘急,失去生活自理能力。


本病的基本病机是身体气血阴阳失衡导致身体筋脉失养。病因有:年老体虚、饮食不节、情志过极、劳逸失当。


王女士因四肢频繁颤抖1年来问止中医就诊。考虑患者中年之后久病体弱、脏腑功能紊乱、气血阴阳不足,筋脉失养、虚风内动导致。



具体情况如下:


1 手脚不能自制颤抖频繁1年,四肢肌肉正常;

2 手脚凉膝盖,身冷畏寒,喜热饮;

3 胃口好,饮食上清淡。大便日1次,夜尿1次。睡眠好;

4 眼花、咳嗽、痰白稀量少、善太息,有抑郁症倾向、容易感冒;

5 既往:糖尿病多年,规律服用盐酸二甲双胍片(每日1次,每次1片),血糖控制稳定。 三年前查出左眼眼底出血,导致视力几乎为0。血糖值正常,但是视力没有恢复。CT显示有小脑萎缩;

6 唇色暗沉,舌质紫,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苔白腻,舌底静脉怒张。



 久病,先从调体质入手 


因患者老年体衰,加之震颤日久,脏腑气血失调,故治疗只宜缓缓图之,慎用耗伤气血阴阳等攻伐之品。所以从患者的体质开方调理,使用中医大脑选取“身冷-畏寒”为主症,开方如下:


▲ 中医大脑

中医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


方中白术、茯苓健脾化湿,帮助身体更好吸收药效;附子、干姜、炙甘草温中;细辛、生姜、干姜温化寒痰;白芍、当归养血活血;桂枝除了温通经脉外,还引药达四肢。配伍问止暖中丸协同,增加治疗作用。



 7天药后,颤抖好转 


喝药7天后回访:患者四肢颤抖较前明显好转,没有痰了,夜尿减少,手变暖了,其余同前。


由此可见,从调体质入手,一样可以治病症。效不更方,继续治疗。



 颤抖症基本消失 


二诊:因患者舌苔还是偏腻,我在原方的基础上继续加大了白术、茯苓的量,继续治疗7天。


三诊回访得知:患者四肢颤抖的症状好转,基本没有了。不起夜了,大便两日解1次,质地颜色患者没有留意。舌质变很嫩,舌苔变薄白。


患者出现大便两日解1次,有可能因为舌体湿浊已去,白术收湿太过导致。所以中药是中病即止即可,复诊时应及时调整方案。


这也是为什么中医不能一个方子吃到底的原因,因为身体会在调整的过程有所变化,要根据这个变化去遣方用药。





 点击预约张晶晶医师 








• • •  全文完  • • •



暂无回复

请在登录后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