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学习大脑,双方各自的单味药组成如下:
大陷胸汤:大黄、芒硝、甘遂
大陷胸丸:大黄、芒硝、甘遂、葶苈子、杏仁、白蜜
方剂对比分析:
大陷胸汤加入葶苈子、杏仁和白蜜这三味药,制成丸剂。就成了大陷胸丸。
大陷胸汤的作用机理,是大黄、芒硝清体内实火并提供肠动力,快速排除大肠中的糟粕以及甘遂所逐出的饮。
大陷胸丸是在大陷胸汤的基础上,加入葶苈子、杏仁和白蜜。其中,葶苈子涤除肺中积痰积水,杏仁增润肺的津液,白蜜润滑而甘缓,这三味药将大陷胸丸的作用力量从大肠拓展到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中的积痰积水如通过大肠排出,那么药的起效速度就不能过快,因此采用丸剂,取其药缓力专的特性。
临床上看:病发于阳,而反下之,则邪陷于胸,造成结胸。结胸分寒证和热证。
寒证结胸包括西医部分肺水肿和胸膜腔积液病例,一般用十枣汤。
大陷胸汤和大陷胸丸这两个处方,都用于热实结胸,治证都有胃区满、鞭痛拒按。区别在于:当此痛向关元处纵向蔓延,苔黄、面色亮、声大,类似西医中急性胰腺炎、肠梗阻、肝脓肿、渗出性胸膜炎和胆囊炎等属于水热互结者,则用大陷胸汤。当此痛向上向咽喉处行进,出现胸部痞满而痛、颈项强直、自汗出、咳喘、大便不通、脉沉实的证候时,用大陷胸丸,一旦下利就停药。这也验证了大陷胸丸的作用位点比大陷胸汤更偏于上焦。
暂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