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课后作业【by雅1林强】

[金句] 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

[出处] 灵枢_九针十二原第一

[分类] 经络针灸

[说明] 大凡用针时,正气虚则用补法,邪气满则用泻法,有长久淤血的用破除法,邪气胜的用攻下法。这一句话说明了病症对应的针刺治疗之法。


[金句] 粗守形者,守刺法也。上守神者,守人之血气有余不足可补泻也。

[出处] 灵枢_小针解第三

[分类] 经络针灸

[说明] 说明针剌守神为上,一定要辨症血气之充足与否,来作对应的补泻。其次才是讲究刺法。



[金句] 黄帝曰:五脏之中风,奈何?岐伯曰:阴阳俱感,邪乃得往。黄帝曰:善哉。

[出处] 灵枢_邪气藏府病形第四

[分类] 病机学

[说明] 说明五脏中风疾病的形成,脏腑都受邪俱伤才能形成病。


[金句] 黄帝曰:逆顺五体者,言人骨节之大小,肉之坚脆,皮之厚薄,血之清浊,气之滑涩,脉之长短,血之多少,经络之数,余已知之矣,此皆布衣匹夫之士也。夫王公大人,血食之君,身体柔脆,肌肉软弱,血气慓悍滑利,其刺之徐疾浅深多少,可得同之乎。岐伯答曰:膏梁菽藿之味,何可同也?气滑即出疾,其气涩则出迟,气悍则针小而入浅,气涩则针大而入深,深则欲留,浅则欲疾。以此观之,刺布衣者,深以留之,刺大人者,微以徐之,此皆因气慓悍滑利也。

[出处] 灵枢_根结第五

[分类] 经络针灸 治则治法

[说明] 说明针刺,根据正气邪气的虚实选择正确的补泻方法,很重要。



[金句] 黄帝问于伯高曰:余闻形有缓急,气有盛衰,骨有大小,肉有坚脆,皮有厚薄,其以立寿夭奈何?伯高答曰:形与气相任则寿,不相任则夭。皮与肉相果则寿,不相果则夭,血气经络胜形则寿,不胜形则夭。

[出处] 灵枢_寿夭刚柔第六

[分类] 精神气血

[说明] 说明形气与人的寿命长短的关系。


[金句] 故用针者,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也。

[出处] 灵枢_官针第七

[分类] 治则治法 经络针灸

[说明] 说明针法要与季节天干、气、虚实相结合,辨证论治。


[金句] 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出处] 灵枢_本神第八

[分类] 养生保健

[说明] 说明养生保健、长寿的关键。在于顺应天时环境、情绪和平、阴平阳密。


[金句] 凡刺之禁:新内勿刺,新刺勿内;已醉勿刺,已刺勿醉;新怒勿刺,已刺勿怒;新劳勿刺,已刺勿劳;已饱勿刺,已刺勿饱;已饥勿刺,已刺勿饥;已渴勿刺,已刺勿渴;大惊大恐,必定其气乃刺之。乘车来者,卧而休之,如食顷乃刺之。出行来者,坐而休之,如行千里顷乃刺之。凡此十二禁者,其脉乱气散,逆其营卫,经气不次,因而刺之,则阳病入于阴,阴病出为阳,则邪气复生。粗工勿察,是谓伐身,形体淫乱,乃消脑髓,津液不化,脱其五味,是谓失气也。

[出处] 灵枢_终始第九

[分类] 经络针灸

[说明] 说明针刺的禁忌。

暂无回复

请在登录后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