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锦囊之---经络针灸
217临1班 张淑美 20210808课后作业
(选自 灵枢_小针解第三)
a.粗守形者,守刺法也。上守神者,守人之血气有余不足可补泻也。
在门者,邪循正气之所出入也。未睹其疾者,先知邪正何经之疾也。恶知其原者,先知何经之病所取之处也。
---小针之要的部分含义
(1)粗医(指一般的医生)拘守针刺的道理(在病位上)针刺,高明的医生,能根据病人的(神情气色)血气虚实变化,(来)考虑可补可泻(针治疾病)。
(2)人身的经脉,就像门户一样,邪疾可从门户侵入体内(内外上下无所不至)。在没有诊明疾病的(情况下),怎能知道疾病是什么经的病。不知道发病原因的,怎能知道什么经有病和应取的(治病)穴位。
b.所谓虚则实之者,气口虚而当补之也。满则泄之者,气口盛而当泻之也。宛陈则除之者,去血脉也。
---针刺补泻的内容
所谓“虚则实之”,是气口脉气虚的当用补法。“满则泄之”是指气口脉气盛应当用泻法。“宛陈则除之”指应排除络脉中久积的淤血。
c.睹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复,一其形,听其动静者,言上工知相五色于目。有知调尺寸小大缓急滑涩以言所病也。
---全面查病
高明的医生,能通过观察患者面色和眼睛的变化,诊查尺脉和寸口脉象的大小、缓急、滑涩、从而诊断发病的原因。
d.所以察其目者,五脏使五色循明。循明则声章。声章者,则言声与平生异也。
---查目的意义
查目是因为五脏的精气(上注于目),能使眼睛和面部洁净明亮,(精气内盛)(气盛)则发声洪亮。声音洪亮,听起来与平常有所不同。
针灸的意义在于用微针,疏通经脉、调理气血、增强经脉气血的顺逆出入来治疗疾病。知道病邪之所在,知其应效之法。而要掌握其中的要义,还在于要全面系统地学习《黄帝内经》所赋予我们的瑰宝之一—灵枢。
暂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