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枢·血结论篇第三十九
病因病机
一、刺血络而仆者,何也?
脉气盛而血虚者,刺之则脱气,脱气则仆。
说明:脉气盛而血虚,针刺放血就会导致脱气,脱气就会使病人跌仆倒地。
二、血出而射者,何也?
血气俱盛而阴气多者,其血滑,刺之则射
说明:血气俱盛而阳气又多,病人血行滑利,所以针刺放血就会使血喷射出来。
三、血少黑而浊者,何也?
阳气蓄积,久留而不泻者,其血黑以浊,故不能射。
说明:阳气蓄积在血络之中,长久留滞而不被泻出,针刺放出的血就会色黑且厚浊,所以出血不能象喷射似的。
四、血出清而半为汁者,何也?
新饮而液渗于络,而未合和于血也,故血出而汁别焉
说明:刚喝完水,就会使水液渗于血络中,但还未与血液融合,因此这时放出的血就会分别出血和汁液;
五、拔针而肿者,何也?
其不新饮者,身中有水,久则为肿。
阴气积于阳,其气因于络,故刺之血未出而气先行,故肿。
说明:病人不是刚刚喝完水,但他们身体中有留存的水液,留存时间长了就会成为水肿。
阴气蓄积于阳络,阴气就会依着在络脉上,如果针刺络脉,血还未放出而气先行而出,所以在针刺处形成肿胀。
六、血出若多若少而面色苍苍者,何也?
阴阳之气,其新相得而未和合,因而泻之,则阴阳俱脱,表里相离,故脱色而苍苍然。
说明:阴阳二气刚相遇还未及交相融合,在这时针刺用泻法,就会使阴阳二气都脱散,表里相互脱离,所以面部失去本
色而现苍白。
七、拔针而面色不变而烦悗者,何也?
刺之血出多,色不变而烦悗者,刺络而虚经,虚经之属于阴者,阴脱,故烦悗。
说明:针刺放血而出血很多,面色不变而心中烦闷的原因,是因为针刺络脉而使经脉空虚;空虚之经脉连接五脏之阴,
阴脱,因此心中烦闷。
八、多出血而不动摇者,何也?
阴阳相得而合为痹者,此为内溢于经,外注于络。如是者,阴阳俱有余,虽多出血而弗能虚也。
说明:阴阳的邪气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痹症,邪气在内充溢于经脉,在外渗注于络脉,象这种情况,阴阳都是邪气有余,
针刺放血时出血虽多一些,也不会感觉虚脱。
九、针入而肉着者,何也?
热气因于针,则针热,热则内着于针,故坚焉。
说明:这是因为人体的热气传到针身上使针身发热,针身热就会使肌肉和针夹附在一起,因此,针身就发紧难于转动。
十、黄帝曰:相之奈何?
岐伯曰:血脉者,盛坚横以赤,上下无常处,小者如针,大者如筋,则而泻之万全也,故无失数矣。失数而反,各如其
度。
说明:血脉盛的,可观察到局部坚硬充满,肤色发红,在身体上下无固定部位,小的象针般粗细,大的象筷子般粗细,
针刺时用泻法,可保万全,但一定不要违背针刺的原理。如果违背原理,会适得其反,就会出现上述那些已见的
症状。
总结
刺血是一种很重要的治疗方法,根据病人身体的实际情况做好治疗前后的工作。我一般是为病人备好温的蜂蜜水、艾条和氧气袋,防止病人在治疗过程出现的各种症状并做好医嘱。
暂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