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课后作业《黄帝内经-灵枢》针灸部分金句整理

灵枢_邪客第七十一:持针之道,欲端以正,安以静。

注:医者精神要集中。

灵枢_九针十二原第一: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粗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门。未赭其疾,恶知其原?

灵枢_本神第八: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

注:针刺要注重病患的神气盛衰。

灵枢_刺节真邪第七十五:用针之类,在于调气,

灵枢_终始第九:凡刺之道,气调而止,

注:针刺治疗在于调气机,

灵枢_九针十二原第一: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

注:针刺取效的的关键是得气,即气至。

灵枢_九针十二原第一: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

灵枢_经脉第十: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注:补虚泻实为基本法则

灵枢_小针解第三:迎而夺之者,泻也;追而济之者,补也。

灵枢_卫气行第七十六:刺实者,刺其来也,刺虚者,刺其去也

灵枢_终始第九:泻者迎之,补者随之,知迎知随,气可令和。

注:调整针尖方向进行补泻的方法。

灵枢_小针解第三:徐而疾则实者,言徐内而疾出也。疾而徐则虚者,言疾内而徐出也。

灵枢_官能第七十三:泻必用员,切而转之,其气乃行,疾而徐出,邪气乃出,伸而迎之,遥大其穴,气出乃疾。补必用方,外引其皮,令当其门,左引其枢,右推其肤,微旋而徐推之,必端以正,安以静,坚心无解,欲微以留,气下而疾出之,推其皮,盖其外门,真气乃存。注:以进针和出针的快慢进行补泻的方法。

暂无回复

请在登录后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