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水胀之病因
雅2班 王庆丽
灵枢 水胀 第五十七篇
本篇名句
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腫,如新臥起之狀,其頸脈動,時咳,陰股間寒,足脛腫,腹乃大,其水已成矣。以手按其腹,隨手而起,如裹水之狀,此其候也。
肤胀鼓胀,可刺邪? 岐伯曰:先泻其胀之血络,后调其经,刺去其血血络也。
黄帝曰:肤胀何以候之? 歧伯曰:肤胀者,寒气客于皮肤之间,鼕鼕然不坚,腹大,身尽肿,皮厚,按其腹,窅而不起,腹色不变,此其候也。
鼓胀的症状与诊断。鼓胀何如? 歧伯曰: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
肠覃的症状与诊断。肠覃何如? 歧伯曰: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荣,因有所系,癖而内着,恶气乃起,瘜肉乃生。 其始生也,大如鸡卵,稍以益大,至其成,如怀子之状,久者离岁,按之则坚,推之则移,月事以时下,此其候也
石瘕的症状与诊断。石瘕何如? 歧伯曰:石瘕生于胞中,寒气客于子门,子门闭塞,气不得通,恶血当写不写,衄以留止,日以益大,状如怀子,月事不以时下,皆生于女子,可导而下。
肤胀与鼓胀的针刺治疗方法。黄帝曰:肤胀鼓胀,可刺邪? 岐伯曰:先泻其胀之血络,后调其经,刺去其血血络也。
[出处]:灵枢篇 水胀 第五十七
[分类]:症状、诊断与治疗方法
[说明]:本段说明了水液运行障碍所导致的各种肿胀。 本篇介绍了水胀、肤胀、膨胀、肠覃、3石瘕的症状与诊断,以及治疗方法。
学习心得:水胀的开始,阳气不足气化不利,眼睛肿、颈动脉搏动、水气上迫与肺引起的咳嗽,水湿引起的大腿内测寒冷,小腿足腕上肿,腹水等这些症状都是阳不化水;还有肤胀为寒气客于皮肤之间;鼓胀为气、水聚于皮肤之下;腹部筋脉鼓胀为腹璧的静脉怒张;肠覃为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荣;石瘕为寒气客于子门气不通。对水胀有了初步的认识,接下来的诊断治疗就有了方向了。
暂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