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金句选摘

针灸金句选摘(第二课后作业)

217雅好1班 彭国仁

金句1:微按其痈,视气所行,先浅刺其傍,稍内益深,逐而刺之,毋过三行,察其沉浮,以为深浅。已刺必熨,令热入中,日使热内,邪气益衰,大痈乃溃。伍以参禁,以除其内,恬憺无为,乃能行气,后以咸苦,化谷乃下矣。【灵枢_上膈第六十八】

笔记:痈和下膈(虫积所致的呕吐宿食之证)的针刺方法和调养护理及禁忌。

金句2:气在于心者,取之手少阴心主之俞;气在于肺者,取之手太阴荥,足少阴俞,气在于肠胃者,取之足太阴阳明,不下者,取之三里,气在于头者,取之天柱大杼,不知,取足太阳荥俞;气在于臂足,取之先去血脉,后取其阳明少阳之荥俞。【灵枢_五乱第三十四】。

笔记:五乱的取穴方法和针刺的补泻手法。

问题:为何有的选输穴有的选荥穴,它的选穴根据是什么?

金句3:甲乙日自乘,无刺实,无发蒙于耳内。丙丁日自乘,无振埃于肩喉廉泉。戊己日自乘四季,无刺腹,去爪泻水。庚辛日自乘,无刺关节于股膝。壬癸日自乘,无刺足胫,是谓五禁。【灵枢_五禁第六十一】

金句4:形肉已夺,是一夺也;大夺血之后,是二夺也;大汗出之后,是三夺也;大泄之后,是四夺也;新产及大血之后,是五夺也。此皆不可泻。【灵枢_五禁第六十一】

金句5:热病脉静,汗已出,脉盛躁,是一逆也;病泄,脉洪大,是二逆也;着痹不移,(月囷)肉破,身热,脉偏绝,是三逆也;淫而夺形、身热,色夭然白,乃后下血衄,血衄笃重,是谓四逆也;寒热夺形,脉坚搏,是谓五逆也。【灵枢_五禁第六十一

笔记:人体五部的禁刺之日。本篇介绍了五禁、五夺、五过、五逆和九宜。

金句6:邪在肺,则病皮肤痛,寒热,上气喘,汗出,欬动肩背。

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寒中,恶血在内,行善掣节,时脚肿。

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

邪在肾,则病骨痛,阴痹。阴痹者,按之而不得,腹胀,腰痛,大便难,肩背颈项痛,时眩。

邪在心,则病心痛,喜悲时眩仆;视有余不足而调之其输也。【灵枢_五邪第二十】

笔记:邪气损伤五脏所出现的证候及针刺的治法

金句7:五音不彰,五色不明,五脏波荡,若是则内外相袭,若鼓之应桴,响之应声,影之似形。故远者,司外揣内,近者,司内揣外,是谓阴阳之极,天地之盖。【灵枢_外揣第四十五】

笔记:做为医者要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和声音来推知内部的病变所在。

金句8:用针之理,必知形气之所在,左右上下,阴阳表里,血气多少,行之逆顺,出入之合,谋伐有过。知解结,知补虚泻实,上下气门,明通于四海。审其所在,寒热淋露以输异处,审于调气,明于经隧,左右肢络,尽知其会。寒与热争,能合而调之,虚与实邻,知决而通之,左右不调,把而行之,明于逆顺,乃知可治,阴阳不奇,故知起时。审于本末,察其寒热,得邪所在,万刺不殆。知官九针,刺道毕矣。灵枢_官能第七十三】

笔记:针刺治病的法则。

金句9:用针之服,必有法则,上视天光,下司八正,以辟奇邪,而观百姓,审于虚实,无犯其邪。是得天之灵,遇岁之虚,救而不胜,反受其殃,故曰必知天忌,乃言针意。灵枢_官能第七十三】

笔记:除了掌握针刺法则外还要根据自然界的变化来谈及针治的道理。

金句10:大热在上,推而下之;从上下者,引而去之;视前痛者,常先取之。大寒在外,留而补之;入于中者,从合泻之。针所不为,灸之所宜。上气不足,推而扬之;下气不足,积而从之;阴阳皆虚,火自当之。厥而寒甚,骨廉陷下,寒过于膝,下陵三里。阴络所过,得之留止,寒入于中,推而行之;经陷下者,火则当之;结络坚紧,火所治之。【灵枢_官能第七十三】


笔记:针治治病的操作方法。


暂无回复

请在登录后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