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黄帝内经】灵枢经*营卫生会第十八篇所悟(第二课课后作业)
金句: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下焦。
故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故人生有两死而无两生
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出处:灵枢经*营卫生会
分类:精神气血
所悟:
上焦之气是从胃的噴门发出来的,顺着食道上行,过胸膈散布于胸中,沿手太阴肺经下行后,返回来到手阳明大肠经,再上行到舌,下注入足阳明胃经。上焦之气和营气一样,昼夜循环五十周,汇合于手太阴肺经。
中焦之气出于胃中,胃受纳五谷化生成精微营养,通过脾升上传于肺经,化为血液营养全身。
下焦之气在小肠的下端,大肠的上端的地方,把食物糟粕送入大肠,水液向下渗透,分别清浊后,浊液注入膀胱排出。
可见上中下三焦是一气贯通互相合作互相影响的,营气精微细致营养,脉内随血液营养周身脏腑,所以平时养好脾胃后天之本非常重要的。卫气应该是脾胃化生五谷之气的彪悍滑利部分,行于脉外,无处不在,营卫是同一物质的不同部分,性质功能不同,但是相互作用互相影响,共同维持气血平衡。所以养护营卫之气是保证身体健康的前提。
汗血同源,同为五谷精微物质化生,存在形式功能作用不同,但脉里脉外却相互影响,失血或各种血液消耗时,不能再大量发汗,气随津脱造成危险。同样大量出汗以后千万不能再耗散血液,同样也是危险的事情。所以汗,血不可同时散失,会导致生命危险。临床并不罕见。失血马上补气补血,大汗必须补充津液以免出现虚脱现象。心脏病患者本来心脏供血不好,大汗就会危险,运动员大汗淋漓后有的会出现猝死,也是同样的道理。
人体三焦系统分工合作紧密关联。上焦之气因为肺气的宣发作用,像雾气一样充满弥漫全身,无处不在,供养全身。中焦呢,像沤物一样,受纳腐化消化吸收食物精微物质。下焦呢,负责疏泄排放,像水渠水沟把消化吸收后的糟粕残余物质排出体外。就像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比如煮茶,上部蒸汽充满壶体,中部水沤泡这茶叶,下面的水呢由壶嘴导出。可见,三焦之功能各不相同,系统合作,缺一不可。所以养护三焦特别重要。三焦受病时,根据各自功能特点,要辩证分析到底是哪一部分出了问题,进行随证而治。比如有的人出现下焦问题,排泄不畅困难,就要具体分析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小便不利,膀胱气化不利,还是膀胱受寒或过热,还是肾不纳气等,在渎的问题上寻找病机。
暂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