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一班 孟改玲
1.名句:胀取三阳,飧泄取三阴。
出处:灵枢_九针十二原第一
分类:治则治法
说明:凡是腹胀的病都应当取足三阳经腧穴治疗,飧泄取足三阴经腧穴治疗。
2. 名句: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
出处:灵枢_九针十二原第一
分类:治则治法
说明:五脏发生病变应当取十二经的原穴来治疗。十二原穴是五脏聚三百六十五经气而集中的地方,五脏发生病变就反应到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属的内脏,知道了各原穴的特性和反应,就知道五脏受病的情况。
3.名句:春取络脉诸荥大经分肉之间,甚者深取之,间者浅取之。夏取诸俞孙络肌肉皮肤之上。秋取诸合,余如春法。冬取诸井诸俞之分,欲深而留之。
出处:灵枢_本输第二
分类:治则治法
说明:春天针刺时,应取浅表部位的络脉和各经荥穴以及大筋和肌肉的间隙,比较严重的病要深刺,轻的要浅刺。夏天针刺时,要取十二经的腧穴以及肌肉,皮肤之上的浅表部位。秋天针刺时,应取十二经的合穴,深刺或浅刺与春天针刺的方法一样。冬天针刺时,应取十二经的井穴和脏腑的腧穴,要深刺并且留针。
4.名句:转筋者,立而取之,可令遂已。痿厥者,张而刺之,可令立快也。
出处:灵枢-本输第二
分类:治则治法
说明:针刺治疗转筋病,应该要让患者站立着取穴针刺,这样就可以使痉挛的症状迅速得到消除。痿厥病应该让患者仰卧并伸展四肢,然后再进行针刺,就可以使气血运行畅通,立即出现轻快的感觉。
5.名句:诸阳之会,皆在于面。
出处:灵枢_邪气藏府病形第四
分类:医术学习
说明:人体十二经脉中,手足三阳经从手循行走向头面部。
6.名句:一日一夜五十营,以营五脏之精,不应数者,名曰狂生。
出处:灵枢_根结第五
分类:医术学习
说明:人之经脉营运于身者,一日一夜凡五十周,以营五脏之精气,周身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共长十六丈二尺。人之宗气积于胸中,主呼吸而行经隧,一呼气行三寸,一吸气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以一息六寸推之,则一昼一夜,一万三千五百息,通行五十周于身,则脉行八百一十丈。其有太过不及而不应此数者,名曰狂生。狂犹妄,虽生未可必也。
7.名句:刺寒痹内热奈何?伯高答曰:刺布衣者,以火焠之;刺大人者,以药熨之。
出处:灵枢_寿夭刚柔第六
分类:经络针灸
说明:人的体质不同即有差别,对一般百姓,可用火针法;对尊贵大人,就要在用针后以药熨贴。
8.名句:用淳酒二十斤,蜀椒一斤,干姜一斤,桂心一斤,凡四种,皆嚼咀,渍酒中,用绵絮一斤,细白布四丈,并内酒中,置酒马矢熅中,封涂封,勿使泄。五日五夜,出绵絮曝干之,干复溃,以尽其汁。每渍必晬其日,乃出干。干,并用滓与绵絮,复布为复巾,长六七尺,为六七巾,则用之生桑炭炙巾,以熨寒痹所刺之处,令热入至于病所,寒复炙巾以熨之,三十遍而止。汗出以巾拭身,亦三十遍而止。起步内中,无见风。每刺必熨,如此病已矣。
出处:灵枢_寿夭刚柔第六
分类:药物方剂
说明:药熨的疗法,是取醇酒二十升,蜀椒一升,干姜一斤,桂心一斤,共四种药料。将后三种药都用牙齿嚼碎成豆粒一样大小,然后一起浸泡在酒中再取丝绵一斤,细白布四丈,也一起浸泡在酒中。此后再把盛有酒的酒器,放到燃烧的千马粪上去煨,不过酒器的盖子必须用泥土涂抹密封,不能让它露气。待到煨了五日五夜之后,将白布和丝绵取出晒干;晒干之后,再重复浸入酒中,不计次数,直到把酒吸尽为止。每浸泡一次,都要泡够一天一夜的时间,取出晒干。待酒汁已被吸尽之后,就把药渣也取出来晒干,并将药渣与丝绵都放在夹袋内。这种夹袋,就是将双层的布再对折之后而制成的,每个夹袋都有六七尺长,一共要做六七个夹袋。使用的时候,先将夹袋放在生桑炭火上烤热,再用它来温熨寒痹局部施针的部位,使温热传入里面的病所;夹袋冷了,就放到生桑炭火上去烤热,烤热后再来熨,一共要熨三十次才能停止。熨后就会出汗,汗出来了,要用夹袋来擦拭身体,也是要擦三十次才能停止。擦干汗液之后,要在没有风的室内活动,切记不要受风。每次针刺都必须配合药熨,这样治疗,寒痹才能痊愈。这就是所谓的用药熨使热气内入的方法。
9.名句:寒痹之为病也,留而不去,时痛而皮不仁。
出处:灵枢_寿夭刚柔第六
分类:病机学
说明:寒痹久留不去,则血脉不行,或凝滞而为痛,或皮肤不知痛痒而为不仁。
10.名句: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出处:灵枢_本神第八
分类:养生保健
说明:日常生活中,人们要顺应自然规律和人体自身生长发育的规律,“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顺应自然规律,包括季节变换、昼夜更替等,养生要与阴阳四时变化相适,随着季节变换,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来调整自身的养生步调。
也就是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精力是有定量的,如果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省着一点用,就可以延长寿命。
11.名句:阴盛而阳虚,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泻其阳而和之。
出处:灵枢_终始第九
分类:治则治法
说明:脉口人营言阴阳,脉口盛者,阴经盛而阳经虚,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人营盛者,阳经盛而阴经虚,先补其阴、后泻其阳而和。治病先顾正气,后治邪气。
暂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