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课后作业
雅3 谭明炜
【金句】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悗心
【出处】灵枢·五味论第六十三
【分类】病因学
【说明】甘味可以入脾,脾主肌肉,如若过多食入甘味食物,其气弱小,不能上行至于上焦,与谷物一起留在胃中,胃气变得柔润。胃柔则气缓,胃壁松弛,容易化湿生虫,寄生虫喜食甘味而在胃中蠕动,所以使人感到心中烦闷。
【金句】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
【出处】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
【分类】经络针灸
【说明】下针的要点是,针下得气必然有效,疗效一定显著,就像风吹云散,明朗的像见到青天一样。看了倪海厦老师的课,说到他临床上曾经给一位动脉血管堵塞的病人下针,针一下去,病人立刻就感觉到有人在打扫清洗他的血管,速度就这么快,效果马上就显现了。
【金句】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 肝有邪,其气流于两腋; 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 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凡此八虚者,皆机关之室,真气之所过,血络之所游。邪气恶血,固不得住留。住留则伤筋络骨节;机关不得屈伸,故痀挛也。
【出处】灵枢·邪客第七十一
【分类】病因学
【说明】此为八虚,而且都是在关节屈伸的地方,也就是真气和血络通行的汇合地方,如果这些邪气恶血留在这些部位,就会损伤筋骨关节,使关节屈伸不利,发生痉挛等症状。
记得2019年春天开始,我的肩周炎开始发作,双膝关节也不怎么好,当时正好接触了艾灸,知道了肾主骨,肾也主水,但艾绒的特性就是会去自动找水,于是就每天开始对着患处艾灸,还同时会灸三阴交和涌泉,就这样灸了大半年后,肩周炎也好了,现在膝关节也好多了,也没吃过任何药,现在想想大概就是艾灸把关节里面的寒邪之气给驱走了,艾灸也起到了活血化瘀的作用吧。
【金句】五藏安于胸中,真色以致,病色不见,明堂润泽以清,五官恶得无辨乎?
【出处】灵枢·五色第四十九
【分类】四诊方法
【说明】胸腹中的五脏安定平和,那五脏的真气所化生的五色,就会正常的反应到面部,不会出现异常的色泽,鼻部的色泽也明润,这样五官的病色怎么会辨别不出来呢。
就在年初吧,在我们公司看到一个其他部门的副经理,当我看到他的脸色非常惊愕,他整个脸都是黑漆漆的,枯槁似的没有光泽,人也是矮胖矮胖的,我下意识就觉得这个人身体很有问题,是到了非常不好的情况了,这个人岁数并不大,大概就三十出头吧,因为不熟,也就没有说话。大概过了不到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就有同事就说到这个经理中风了,差点死了,后来人是抢救回来了,但人走路就不大行了,现在据说还在康复锻炼中。
倪老师说过,不管是中风还是中脏,都是心脏有问题的。所以这个经理应该原来已经心脏有了问题,心主血脉,如果心先患病,所以当肾脏有了邪气,就会首先侵犯心脏,这样肾所主的黑色就会出现在面部。中风前其实是有预兆的,比如手的前三个手指会发麻,或在足阳明胃经上发麻,都可以马上灸足三里,灸到不麻。所以这个人如果能懂点中医,应该也不至于发展到后面这么严重的情况了,还差点性命不保。
【金句】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
【出处】灵枢·经脉第十
【分类】精神气血
【说明】人最初生成的时候,是先形成精,由精发育成脑髓,以骨骼为支干,以脉管藏血气而养全身,以筋骨串联骨骼使之坚强,以肌肉为墙壁来保护内脏,当皮肤坚实后,毛发就会附着在皮肤上生长。食五谷入胃,可以化生出各种营养,脉管借之通行全身,血气得以运行不息。
西医认为人的最初一个器官是心脏,而中医则认为是肾脏,因为一开始只看到水,水就是肾脏,水生木,所以再是肝脏,这就是心脏外面的心膜开始形成,再木生火,就是心脏形成了。所以中医说肾为先天之本,人出生后需要摄入五谷食物进入我们的脾胃,进一步化生身体所需的气血来濡养我们的身体,所以脾胃是我们的后天之本,这两种缺一不可。
【金句】徐入徐出,谓之导气。补写无形,谓之同精。是非有余不足也,乱气之相逆也。
【出处】灵枢·五乱第三十四
【分类】经络针灸
【说明】针刺方法中慢慢进针、慢慢出针,是为了导引逆乱的经气,以平补平泻,使经气恢复正常。用这种手法轻巧的针刺方法,其目的是为了调和精气,并不属于有余的实证和不足的虚证,而只是气机一时的混乱而导致的。
这让我想到倪老师针灸课里对病人环跳穴部位的痛进行的呼吸补泻法,让病人在吸气的时候慢慢进针到穴位,等病人呼气后,再慢慢把针拔回到皮肤下,再在病人吸气的同时慢慢进针到穴位,这样重复3次,就可以把病人因为经络的痛去掉。
【金句】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出处】灵枢·[本神]第八
【分类】养生保健
【说明】所以有智慧的人保养身体,必定是顺从四季节气变化,适应气候的寒暑,调节喜怒情志,注意饮食起居,节制阴阳的过度消耗,调节身体刚柔,这样做可以避开邪气入侵体内,从而可以延长寿命而不容易衰老。
人之所以生病,有三个原因,一个是外因,就是来自节气上的变化而带来的风寒暑湿燥火,第二个是内因,来自我们的情志,如喜怒忧思悲恐惊,第三个就是饮食,如果吃了被污染的食物,病从口入,也会导致生病。所以要想延年益寿,这三点都要注意到,特别是先天之本—肾,如果我们把肾固好,人就能长寿。
【金句】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其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
【出处】灵枢·背俞第五十一
【分类】治则治法
【说明】使用艾灸时,补时,不要吹艾火,要让艾火自然燃烧直到自己熄灭。泻时,要急吹艾火使其燃烧旺盛,然后再加上艾条再灸,使它 快速燃烧迅速熄灭。
这和用针的补泻手法用意一样,急火和强火,能使邪气随火气快速发散出体内,这种急剧强烈的刺激就具有了泻的功能,徐火和慢火,能使阳气更深层的渗入到体内,这种温润柔和的刺激也就具有了补的作用。
不过艾灸发展到现在,已经很少再用那种直接灸的方法了,大多以温和灸为主了。
暂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