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句1:黃帝問于岐伯曰:余聞之,見其色,知其病,命曰明。按其脈,知其病,命曰神。問其病,知其處,命曰工。
章節:靈樞——邪氣藏府病形第四
分類:四診方法
筆記:現代中醫學提倡望聞問切四診合參,黃帝內經中闡述瞭望問切三診,並且對每一診的效用理解有所區別,此乃後世在診斷方面的延展。
金句2:故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僻邪不至,長生久視。
章節:靈樞——本神第八
分類:養生保健/天人合一
筆記:智者養生之要,順應自然,避寒就溫,控制情志,平衡陰陽,如此則能正氣存內邪不可幹。
金句3:黃帝曰:經脈者,所以能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
章節:靈樞——經脈第十
分類:經絡針灸
筆記:經絡通則百病不生,針灸的根本在於調暢經絡氣機來實現治療。
金句4:黃帝曰:余聞先師,有所心藏,弗著于方,余願聞而藏之,則而行之,上以治民,下以治身,使百姓無病,上下和親,德澤下流,子孫無優,傳於後世,無有終時,可得聞乎?岐伯曰:遠乎哉問也。夫治民與自治,治彼與治此,治小與治大,治國與治家,未有逆而能治之也,夫惟順而已矣。順者,非獨陰陽脈,論氣之逆順也,百姓人民皆欲順其志也。
章節:靈樞——師傳第二十九
分類:醫德醫風/醫術學習
筆記:行醫乃至傳道都應秉持此心,醫的不僅是身,而是整個社會的上慈下孝,安居樂業。並且闡述醫道至簡的真理“惟順而已”。
金句5:黃帝曰:願聞四時之氣。岐伯曰: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氣之常也,人亦應之,以一日分為四時,朝則為春,日中為夏,日入為秋,夜半為冬。朝則人氣始生,病氣衰,故旦慧;日中人氣長,長則勝邪,故安;夕則人氣始衰,邪氣始生,故加;夜半人氣入髒,邪氣獨居於身,故甚也。
章節: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第四十四
分類:養生保健/病因學
筆記:四時養生並非單指一年四季,每一日都可分為四時,服順四季的養生法則。同時指出一日四時變化時病人的狀態也會隨之呈現慧、安、加、甚的情況,可以依此變化進行調理。
金句6:以五色命髒,青為肝,赤為心,白為肺,黃為脾,黑為腎。肝合筋,心合脈,肺合皮,脾合肉,腎合骨也。
章節:靈樞——五色第四十九
分類:四診方法/辯證要點
筆記:面診通過五色來判斷出問題臟腑,進而辨證施治。
金句7:黃帝曰:五臟者,所以藏精神魂魄者也;六腑者,所以受水穀而行化物者也。
章節:靈樞——衛氣第五十二
分類:藏象學說/精神氣血
筆記:臟腑之功能對應著精神與物質,物質屬陰,精神屬陽,依此論治。
金句8:肝色青,宜食甘,糠米飯、牛肉、棗、葵皆甘。心色赤,宜食酸,犬肉、麻、李、韭皆酸。脾黃色,宜食鹹,大豆、豬肉、栗、藿皆鹹。肺白色,宜食苦,麥、羊肉、杏、薤皆苦。腎色黑,宜食辛,黃黍、雞肉、桃、蔥皆辛。
章節:靈樞——五味第五十六
分類:養生保健
筆記:五臟對應五色五味,可參考此處進行食療調養五臟。
金句9:黃帝問于岐伯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於風雨寒暑,清濕喜怒,喜怒不節則傷髒,風雨則傷上,清濕則傷下。
岐伯曰:風雨寒熱不得虛,邪不能獨傷人。
章節:靈樞——百病始生第六十六
分類:病因學/辯證要點
筆記:疾病的來源有外邪和內傷,情志類問題傷及五臟,外邪的風雨則容易侵犯上焦心肺,濕氣易下注引起下焦類疾病。對於外邪的侵犯,則是自身虛弱才會被其所傷,邪不能獨傷人,此乃預防之要。
金句10:故曰:冬傷於寒,春生病熱;春傷于風,夏生飧泄腸僻,夏傷於暑,秋生瘧;秋傷於濕,冬生咳嗽。是謂四時之序也。
章節:靈樞——論疾診尺第七十四
分類: 病因學
筆記: 四時感外邪會引發的疾病類型,此處揭示病因,以便論治。
暂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