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枢课后作业

灵枢课后作业

相比素问简单了内容,但是感觉灵枢很切合实际。第一次弄懂部分穴位。在此感谢林老师图文解字的教学方法。

五俞穴在四肢远端,上肢在肘部以下,下肢在膝盖以下

五脏的五条阴经各有五个俞穴,即井荣俞经合共25穴,左右两侧共50穴,脏俞50穴

后又加了心包经的5穴

六腑穴是六条阳经的穴位,各有六个俞穴,即井荣俞经合穴之外,另外加一个原穴,共36穴,左右两侧共72穴。叫腑俞72穴,

以上穴位配合所在经络和本身穴性,在治疗上可起到补泻调整作用。

五俞穴特定穴位功能:

1、井穴,经气所出,主心下满,神志病、心血管病,风证,属木

2、荣穴,经气所溜,主身热,热病,外?热症,属火

3、俞穴,经气所注,主体重节痛,肌肉骨骼关节之病,湿症,属土

4、经穴,经气所行,主咳喘寒热,呼吸系统之病,燥证,属金

5、合穴,经气所入,主逆气而泻,消化系统之病,寒证,属水

牢记常用的井荣俞经合阴阳经穴位所在的穴名:

穴名:   井穴      荣穴     俞穴    经穴    合穴

手太阴肺经:   少商      鱼际    太渊    经渠    尺泽

手阳明大肠经:   商阳     二间    三间    阳谷    曲池

足阳明胃经:   历兑     内廷    陷谷    解溪    足三里

足太阴脾经:   隐白     大都    太白    商丘   阴陵泉

手少阴心经:   少冲     少俯    神门    灵道   少海

手太阳小肠经:  少泽     前谷    后溪    阳谷   小海

足太阳膀胱经:  至阴     足通谷  束谷    昆仑   委中

足少阴肾经:   涌泉     然谷    太溪    腹溜   阴谷

手厥阴心包经:  中冲     劳宫    大凌    建使   曲泽

手少阳三焦经:  关冲     液门    中储    支沟   天井

足少阳胆经:   足窍阴   侠溪    足临泣  阳辅   阳陵泉

足厥阴肝经:   大墩     行间    太冲    中封   曲泉

笔记:

五俞穴可以教给我如何操作艾灸穴位,因为我不会针,所以临床实践给自己和家人艾灸。效果很好。

阳经的五行排列井荣俞经合对应:金 水 木 火 土。补井当补合。这是针的手法,如果灸可以直接灸井穴。当然我是针对一条经全部灸。

阴经的五行排列井荣俞经合对应:木 火 土 金 水。阴经上发病不会针,灸更好。

无论发生在阴经上的病还是发生在阳经上的病,统一规范是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灸的泻法看网络上介绍的是点啄法,我的经验是溜走径路,就是沿着阴经或者阳经移动灸,如果补法就是重点停留灸,就像长途行走路过一个亭子停留一下的意思。无论路过山谷还是丘陵的穴位,需要针对穴位特性重点关注一下。然后继续前行灸完阴阳经。

我最先实践灸足阳经,比重点灸几个穴位效果好很多。阳经顺着腿部向下灸到井穴;后来加上阴经向上灸回来,从阳经到阴经共花半小时左右。效果很好。灸热即可。

如果先把背部俞穴灸上来再从肩井穴任脉往下灸到中级,然后接着灸足阴阳经。会明显改变不规则的大便。睡眠也很好。中午可以睡,晚上同样可以睡好。

艾灸容易出汗,甚至增加本来出汗个体的汗量增多。这个不要怕。该出汗就让其出,该止汗会自然止汗。虽然汗多,动辄一身汗,但是精神好很多,再也不犯困了。

由于我内径学的太少可以说主要看林老师整理出来的笔记,简单明了。着重关注了临床需要的知识。再深的笔记没有理解。尤其繁体字还是一大难关。不过也不影响我继续跟着林老师的节奏重点学习。在此感恩遇到林老师这样的菩萨心肠以图文并茂的活泼形式如教孩子一样的教学方法。

学生牛秀珍谨上

20210810

暂无回复

请在登录后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