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课後作业(临1-黄于珊)

《黄帝内经》在很多篇章都有提到手法补泻(呼吸补泻、针尖迎随补泻、疾徐补泻),兹将之整理如下:

 

[金句]徐而疾则实。

[出处]《灵枢‧九针十二原》

[分类] 经络针灸

[说明]补法:慢慢进针,而快出针

 

[金句] 补曰随之。随之意,若妄之,若行若按,如蚊虻止,如留如还,去如弦绝,令左属右,其气故止,外门已闭,中气乃实。

[出处] 《灵枢‧九针十二原》

[分类] 经络针灸

[说明] 补法:顺经脉之气,行针的动作缓慢轻微,若有若无,出针的动作轻盈迅疾。并于出针后速按针孔,以防气泄。

 

[金句] 追而济之者,补也...... 徐而疾则实者,言徐内而疾出也。

[出处] 《灵枢•小针解》

[金句] 补必用方……微旋而徐推之,必端以正,安以静,坚心无解,欲微以留,气下而疾出之,推其皮,盖其外门,真气乃存。

[出处] 《灵枢‧官能》

[分类] 经络针灸

[说明]补法:轻微转针,缓慢纳针,静留针以候气,快速出针,按压其孔,以存真气。

 

[金句] 呼尽纳针,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如待所贵,不知日暮。其气以至,适而自护,候吸引针,气不得出,各在其处,推阖其门,令神气存,大气留止,故命曰补。

[出处] 《素问‧离合真邪论》

[分类] 经络针灸

[说明] 补法:在病人呼气时进针,进针后静静地候气,气至时要适当地守气,吸气时出针,按闭针孔,真气乃存。

 

[金句] 疾而徐则虚。

[出处] 《灵枢‧九针十二原》

[分类] 经络针灸

[说明] 泻法:快速进针,缓慢出针。

 

[金句] 泻曰迎之。迎之意,必持而内之,放而出之,排阳出针,邪气得泄。

[出处] 《灵枢‧九针十二原》

[分类] 经络针灸

[说明] 泻法:逆经脉之气进针,扩大针孔,摇而出之。

 

[金句] 迎而夺之者,泻也......疾而徐则虚者,言疾内而徐出也。

[出处] 《灵枢•小针解》

[金句] 泻必用圆,切而转之,其气乃行;疾而徐出,邪气乃出;伸而迎之,遥大其穴,气出乃疾。

[出处] 《灵枢‧官能》

[分类] 经络针灸

[说明]泻法:快速进针,用力捻针,摇大针孔,缓慢出针。

 

[金句] 吸则内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无令邪布;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候呼引针,呼尽乃去,大气皆出,故命曰泻。

[出处] 《素问‧离合真邪论》

[分类] 经络针灸

[说明] 泻法:在病人吸气时进针,配合捻转,呼气时慢慢出针。

 

[金句] 泻必用方,方者,以气方盛也,以月方满也,以日方温也,以身方定也,以息方吸而内针,乃复候其方吸而转针,乃复候其方呼而徐引针,故曰泻必用方,其气而行焉。

[出处] 《素问•八正神明论》

[分类] 经络针灸

[说明] 泻法:泻法要在正气方盛,月亮方满,天气方温和,身心方稳定的时候,并且要在病人吸气的时候进针,再等到他吸气的时候转针,还要等他呼气的时候慢慢的拔出针来。

 

补泻手法整理:

1.      补法:进针『轻柔和缓进针,当患者吐气时进针』,行针『心态安静但若有似无』,针尖『随顺经络』,留针『静待气至』,出针『气至则快速出针,当患者吸气时出针,急按针孔以防气泄』。

 

2.      泻法:泻法时机『正气方盛,月亮方满,天气方温和,身心方稳时』,进针『病人正吸气时进针,快速进针』,捻针『吸气时捻针,用力捻针,摇大针孔』,针尖『迎逆经络』,静待得气以排邪气,出针『缓慢出针,当患者吐气时出针,摇针扩大而出,不按针孔』。

 

暂无回复

请在登录后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