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课前作业-227雅4班-刘凤娟

请看我们上课网页中的「龚廷贤先生著作综论」,请列出在「万病回春、寿世保元、种杏仙方、鲁府禁方、古今医鉴、云林神彀」这几本书中都有讨论到的症状。比方说「中风」。 我们可借此了解有哪些症状是先生在各书中都会探讨的重要症状!

中风症状:

万病回春:

真中风证:

中风者,有真中风、有类中风之分。真中风者,中时卒倒,皆因体气虚弱,荣卫失调,或喜怒忧思悲惊恐,或酒色劳力所伤,以致真气耗散,腠理不密,风邪乘虚而入,乃其中也。有中腑、中脏、中血脉、气虚、血虚之不同,因而治法亦有异也。大抵中腑可治,中脏难医,有不治之证。

初中风邪,麻木疼痛者,风湿气也,(宜后方)。

风中腑者,多着四肢,手足拘急不仁,面加五色,恶风寒为在表也。

风中脏者,多滞九窍,唇缓、失音、耳聋、鼻塞、目瞀、二便闭塞,为在里也。其半身不遂、口眼㖞斜、语言謇涩,或瘫痪不伸,或舌强不语、痰涎壅盛、不省人事、牙关紧急,此皆中脏也;若大便闭结者,先服滋润汤,后服愈风汤调理。

风中血脉者,外无六经之形症,内无便溺之阻隔,肢不能举,口不能言,为在中也,宜∶

养荣汤 治风中血脉,四肢不举、口不能言及痰迷心窍、不省人事、舌强不能言语、痰涎壅盛、口眼 斜、半身不遂。

风中经络者,则口眼㖞斜也。(宜后方。)

左半身不遂、手足瘫痪者,属血虚与死血也。(宜后方。)

中风左半身不遂、手足瘫痪及语言费力、呵欠喷嚏、面目口眼㖞斜宽弛、头目眩晕、痰火炽盛、筋骨时痛、头或痛、心悸。

上半身不遂、手足瘫痪者,属气虚与湿痰也。(宜后方。)

中风右半身不遂、手足瘫痪及筋骨疼痛。

左右手足皆瘫痪,此血气之大虚也。(宜后方。)

中风手足瘫痪、口㖞语涩等症,属血虚而火盛者,宜清补也。(宜后方。)

中风手足瘫痪、舌强言謇等症,属虚热者,宜滋补也。(宜后方。)

中风手足瘫痪、半身痿弱不能动履等症,属虚寒者,宜温补也。(宜后方。)

中风手足瘫痪等症,属风寒湿痹者,宜祛除也。(宜后方。)

中风一切实热,舌强口噤、谵妄惊狂、二便闭涩者,宜解表而通里也。(宜后方。)


寿世保元:

风者百病之长也。即内经所谓偏枯、风痱、风懿、风痹是也。而有中腑、中脏、中血脉、中经络之分焉。夫中腑者为在表。中脏者为在里。中血脉、中经络俱为在中。在表者宜微汗在里者宜微下。在中者宜调荣。中腑者。多着四肢。手足拘急不仁。恶风寒。为在表也。

其治多易。用疏风汤之类。中脏者。多滞九窍。唇缓失音。耳聋。目瞀。二便闭涩。为在里也。其治多难。用滋润汤之类。中血脉者。外无六经之形症。内无便溺之阻隔。肢不能举。

口不能言。为在中也。用养荣汤之类。中经络者。则口眼 斜。亦在中也。用复正汤之类。

其间又有血气之分焉。血虚而中者。由阴血虚而贼风袭之。则左半身不遂。用四物汤。加钩藤、竹沥、姜汁。以补血之剂为主。气虚而中者。由元气虚而贼风袭之。则右半身不遂。用六君子汤。加钩藤、竹沥、姜汁。以补气之剂为主。气血俱虚而中者。则左右手足皆不遂。


种杏仙方:

中风身温口多涎,卒然昏倒不能言。

中风痰厥,不省人事。风着,口面喎斜,语音不转。口眼㖞斜。

中风,口喎不正,语则牵急,四肢如故,无他苦。由居处不便,因卧而孔风入耳,客于阳明之经,故令筋急不调,而口喎僻也。

中风,口眼喎斜,时吐痰涎,语言謇涩,四肢缓弱,筋节疼痛,腰膝无力。

中风不语,手足不随,口眼喎斜,鼻流清涕,头旋目眩,言语謇涩,心胸痰积,口中涎水,手足顽麻,腰膝疼痛,久立不得,头痛尤甚,攻耳成脓而聋,又冲眼赤及骨节风、绕腕风、肾脏风、胎风、头风、暗风、心风、大风、白癜风并膈气、冷热诸气。

治风着,口面喎斜,语音不转。

口喎不正,语则牵急,四肢如故,无他苦。由居处不便,因卧而孔风入耳,客於阳明之经,故令筋急不调,而口喎僻也。

口眼喎斜,时吐痰涎,语言謇涩,四肢缓弱,筋节疼痛,腰膝无力。

中风不语,手足不随,口眼喎斜,鼻流清涕,头旋目眩,言语謇涩,心胸痰积,口中涎水,手足顽麻,腰膝疼痛,久立不得,头痛尤甚


鲁府禁方:

中风:

治中风、痰厥、气厥,牙关紧,不省人事。

专治男子妇人诸般风症,左瘫右痪,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及破伤风。

腰腿疼痛,手足顽麻,语言謇涩,行步艰难,遍身疮癣,上攻头目,耳内蝉鸣,痰涎不利,皮肤瘙痒,偏正头风,无问新旧。及破伤风角弓反张,蛇犬咬伤,金刀所伤,出血不止,敷贴立效。痔漏脓血,疼痛难禁,服之顿愈。

男妇左瘫右痪,口眼喎斜,半身不遂,语言謇涩,手足麻木,行步艰难,遍身疼痛,神效。

治左瘫右痪,遍身疼痛,三十六种风,二十四般气,胎前产後,腹胀咳嗽,气急伤风,痔漏,手足顽麻,遍身疮痒疹癞,五般痢疾,共血气风、血晕、血山崩、积聚、赤白带下,一切疾病,俱服之。此药生精补髓,安五脏,定魂魄,补下元,治虚损,壮精神,补血气,和容颜,其功如神。

治中风口眼喎斜,半身不遂。

治中风痰厥,不省人事,小儿急慢惊风。

治中风不语及打伤败血攻

古今医鉴

中风:曰卒中,曰暴仆,曰暴喑,曰蒙昧,曰喎僻,曰瘫痪,曰不省人事,曰语言謇涩,曰痰涎壅盛,或死,或不死,皆以为中风之候也

云林神彀

中风:

中风不治症:中风鼻鼾,口张气直,面赤如妆,汗缀如珠,头面贵黑,痰声拽锯,吐沫上窜,摇头发直,眼开手撒,遗尿不知。以上诸证,不治无疑。

真中风因体气虚,风邪外感卒昏迷,中腑中脏中血脉,气虚血虚分治之。

中风忽口噤,卒倒昏不省,先要通关窍,後治风痰症。

中风痰厥,不省人事;中风牙关紧;中风痰气厥;中风忽口噤,痰厥不省事;中风痰涎盛;中风痰气闭;中风卒痰厥;中风卒不语;中风卒不省,痰与火太盛;

中风中寒,中暑中湿,卒中卒倒,痰厥气厥。

中风不语,痰迷心窍,痰火气郁,豁开为妙。

中风气虚,痰气厥绝,口噤不省,温药急啜。

中风顽麻,骨节疼痛,风湿气郁,用药疏通。

风邪中腑者,手足拘挛急,脉浮恶风寒,解表病当失。

风邪中脏者,多滞於九窍,脉沉二便闭,通里治之妙。

风中血脉者,肢废不能言,外无六经症,内无便溺愆。

风中经络者,口与眼喎斜,治当清痰火,鳝血涂之佳。

风中左瘫者,血虚与死血,养血活血治,祛风痰火彻。

风中右痪者,气虚与湿痰,筋骨酸疼痛,除湿祛风寒。

风邪中左右,手足皆瘫痪,血气两空虚,补养功不缓。

中风实热症,舌强惊谵语,发狂二便难,解表又通里。


暂无回复

请在登录后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