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前作业:《灵枢》部分名句注释

“諸陽之會,皆在于面”

手足三阳经皆会聚于头面,故称诸阳之会。

 

“身之中於風也,不必動藏。故邪入于陰經,則其藏氣實,邪氣入而不能客,故還之於府”

人身受了风邪,不一定都伤及五脏。如果邪气侵入了阴经,而五脏之气很充实,那么邪气入里也留不住,还要回归于腑。

 

“邪在肺,則病皮膚痛,寒熱,上氣喘,汗出,欬動肩背”

病邪在肺,就会皮肤疼痛,并发寒热,气上而喘,出汗,咳嗽时牵动肩背痛。

 

“邪在肝,則兩脅中痛,寒中,惡血在內,行善掣節,時腳腫”

病邪在肝,就会使两肋里面疼痛,寒气在中焦,淤血在内,小腿关节部经常肿胀,容易抽筋。


“邪在脾胃,則病肌肉痛,陽氣有餘,陰氣不足,則熱中善飢”

病邪在脾胃,就会导致肌肉疼痛。如果病人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就会内热,常有饥饿的感觉;如果病人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就会内寒,有肠鸣腹痛等症状;如果阴阳都有余或都不足,就会有内寒内热等各种症状。这些病症都取足三里穴调治。

 

“邪在腎,則病骨痛,陰痺。陰痺者,按之而不得,腹脹,腰痛,大便難,肩背頸項痛,時眩”

病邪在肾,就会骨痛、阴痹。所谓阴痹,就是疼痛不定,用手按摸又找不到疼痛所在,且伴有腹胀腰痛,大便困难,肩、背、颈项疼痛,时常昏眩等症状。治疗应取涌泉、昆仑穴,看到有淤血现象,可以在血络上针刺放血。

 

“邪在心,則病心痛,喜悲時眩仆”

病邪在心,就会心痛,常有悲伤的感觉,时常眩昏仆倒。治疗应先察病症是虚是实,取本经的腧穴来调治。

 

“經脈為裏,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別者為孫,盛而血者疾誅之,盛者寫之,虛者飲藥以補之”

经脉循行在机体的里面,从经脉分支而横行的是络脉,络脉别出散行的是孙络孙络盛满而有淤血的,应当赶快治疗,邪气盛的,可用泻法,正气虚的,应该饮服汤药进行调补。

暂无回复

请在登录后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