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度第十七
黄帝曰:愿闻脉度。岐伯答曰:手之六阳,从手至头,长五尺,五六三丈。手之六阴,从手至胸中,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丈一尺。足之六阳,从足上至头,八尺,六八四丈八尺。足之六阴,从足至胸中,六尺五寸,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合三丈九尺。蹻脉从足至目,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合一丈五尺。督脉、任脉,各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合九尺。凡都合一十六丈二尺,此气之大经隧也。
[笔记]
黄帝说:我想知道经脉的长度。岐伯回答说这些经脉总长一十六丈二尺,是气流经的大的隧道(道路)。
思考:每个人的脉长都相等,因体格差异会有个体差异,西医中神经通路因身高大小有所差异传导速度也会有差异(如个高的人理论上传导稍慢),然而因为速度极快可忽略不计。回到经脉上来,因个体差异,如隧道的长短、宽度(如果是隧道,那么宽度将是四次方的去影响这个传导速度)、顺应性、内容物的质地、驱动气的动力等等,都会影响它的传导。其与诊脉时手指的触感之间联系有待进一步思考。
此外联想到,经络——这条隧道,是要不断去休整,保持畅通,在一定的范围去扩宽,而其内行驶的车辆(载体),也须保持足够的输量,携带的物资也须保证质量,这样才能源源不断的向各个点去输送能量,缺一不可,然而又是相辅相成。这也方便了我们的诊疗思路,比如物资达不到,如果是拥堵造成,我们首先考虑的是去除拥堵,不然补再多的气血,它也达不到。如果道路是通畅的,我们可以提高质也可以提高量,也可以帮助加速,隧道是现成的,运行规律也是现成的,身体便会自行将这些物资输送分配,此处对应了人体的自愈能力,所以恢复人的自愈能力是多么重要,医者往往不是在创造什么,而是让它(它们)回归它本来的样子和运行规律,万物归于简,也是这个道理吧。
2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