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臓所恶与五行的关系

五臓:肝、心、脾、肺、肾

五行:木、火、土、金、水

五气:风、热、湿、燥、寒

五臓所恶:风、热、湿、寒、燥


五脏与五行、五气的对应关系,与五脏所恶并不完全对应。作何解释?

其中肝心脾是对应的,肺肾不对应。

脾恶湿:脾主湿,意思不是代表湿,不是喜欢湿,而是主导统领湿,负责对体内的水湿运化,促进水液的代谢。湿邪入侵,超出脾的处理能力,首先造成脾虚,继而造成胃弱,肾虚,肺弱,气虚,肠胃排泄等问题,而因湿邪入侵导致的症状恰恰是这些重要器官功能减弱之后的反应。“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因此,脾恶湿。通俗地比喻,脾是水利官,但它怕洪水。

肝恶风:肝为风木之臓,意思是肝有风的属性?有此属性,为何反而怕风?要说肺易受风寒、风热等外邪而发病;肝易因风胜而筋挛抽搐,或因肝风而化热、化火。二者相较,可否如此理解,肺更怕外风,而肝更恶内风。

心恶热:心为火脏,就有阳易偏盛之弊。火之性热,热极则心火炽盛;心主血脉,热甚火炽则津血耗伤或迫血妄行;心主神明,热盛则神明昏乱,而见谵妄躁狂等。外感六淫中的火、暑两邪的致病特性:“火热易扰心神”、“暑气通心”。而内生之火,不管实火、虚火,肝火、肺热、胃火、大肠火还是肾火,都易扰心。还有一条:“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所以,心恶热。

肺恶寒:肺为金臓,本质属寒,寒甚则气易凝结闭塞,气机升降出入失常,宣发肃降失司,故肺恶寒。燥为秋令主气,与肺相应,故燥邪最易伤肺。燥邪犯肺,使肺津受损,宣肃失职,从而出现干咳少痰,或痰粘难咯,或痰中带血,以及喘息胸痛等。即寒伤肺金,燥伤肺津。

肾恶燥:肾为水臓,宜常润泽而勿干燥。外燥、内燥,久羁必伤损肾阴而致肾亏,故肾恶燥。肾主水,主五液,诸臓燥病,穷必及肾。肾,内藏元阳真火,为人体生气之源,四肢百骸,皆赖此火温养。外寒为阴邪,易伤阳气。肾阳虚衰,可致阴寒气盛,阳虚阴盛,此为内寒。即寒伤肾阳,燥伤肾水。

以上,推知五气为春、夏、长夏、秋、冬之主气,对应五臓分别易受这种节令气候的影响,此为外邪。即春风易伤肝,夏热易伤心,暑湿易伤脾,秋燥易伤肺,冬寒易伤肾。

而五臓所恶,是指五臓最怕的各种邪气,四时皆可受到侵入,其中有不良气候的影响,也有生活环境和日常习惯的影响。有的能与五气对应,有的则不对应。即肝怕风,心怕热,脾怕湿,肺怕寒,肾怕燥。(虽然对肝怕风还有疑问)

新手小白,一家之言,诸位前辈多多指正!

暂无回复

请在登录后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