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内经》与《钱乙少儿药证直诀》二书中关于面诊与五脏对应症状之论述不同

今预辨《内经》与《钱乙少儿药证直诀》二书中关于面诊与五脏对应症状之论述不同,跟从从林医师学习及提供资料寻找答案必是不难。客观之别可读作业制图。

若自我深思细问,穷尽疑虑,为何不同?同为人面,同样脏腑,只是龄段不同,区别之大不同者?

《内经》详述面诊对应五脏症候,自然周全详尽,乃因《内经》为经典,详述常人,成人。除却先天骨窍与脏腑,另附后天之阅历沧桑消耗形变,复杂详尽也。

《钱乙少儿药证直诀》文述小儿面诊与脏腑映照:“左腮為肝,右腮為肺,額上為心,鼻為脾,頦為腎。赤者,熱也,隨證治之”

    乃因少儿之面脏照应简单,但又难辨。顾叙述少也。

之所以简单,序言中说”醫之為藝誠難矣,而治小兒為尤難。自六歲以下”。六岁少儿,骨氣未成,形聲未正,悲啼喜笑,變態不常,脏腑未全,全而未壮,壮而未成,纯阳之体。

难辨者,少儿者,骨窍,脏腑时刻成长中,对应脏腑面部不定,故不能尽详,难辨也。

肝、心、脾、肺、肾五脏历经五蒸十变已有雏形,并基本归体,少儿病症已是难诊,钱乙丞便从《内经》出发,辩证五脏与五行、五色和面窍的内应外链而得。奠定中医少儿面诊的基础。

 

暂无回复

请在登录后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