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二班王旭姣课后作业
黄帝内经中湿and脾的学习笔记
素问_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
笔记:湿气产生后,会影响到肺脾,脾主口会出现口苦,口干舌燥,舌苔不正常现象。同时脾是因思而伤,湿伤受,辅以风,会反过来伤脾,加重湿气。
素问_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
五脏所恶: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脾恶湿、肾恶燥。是谓五恶。
笔记:脾主湿而恶湿,因湿邪伤脾,脾失健运而水湿为患者,称为“湿困脾土”,可见头重如裹、脘腹胀闷、口粘不渴等症。若脾气虚弱,健运无权而水湿停聚者,称“脾病生湿” (脾虚生湿),可见肢倦、纳呆、脘腹胀满、痰饮、泄泻、水肿等。总之,脾具有恶湿的特性,并且对于湿邪有特殊的易感性。
素问_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戊己。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笔记:苦味可以燥中焦脾湿,因此,脾有湿,可以吃苦味的东西改善去掉他,比如苦瓜,莲子心,菊花茶。
素问_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
备化之纪,气协天休,德流四政,五化齐修。其气平,其性顺,其用高下,其化丰满,其类土,其政安静,其候溽蒸,其令湿,其脏脾,脾其畏风;其主口,其谷稷,其果枣,其实肉,其应长夏,其虫倮,其畜牛,其色黄,其养肉,其病否,其味甘,其音宫,其物肤,其数五。
笔记:脾胃气机升降作为一身气机升降的枢纽,会决定一身之气的正常运行。湿气缠身,脾胃气机失调,从而导致的胃痞会引起全身气机失调变生多证,故治胃痞当兼顾全身气机,依证加减药物提高疗效。胃痞一病不仅要行胃气,还要理脾气,脾胃同调是根本。
暂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