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名医钱乙《小儿要症直诀》“左腮属于肝,右腮属于肺,额上(前额上面)属于心,下巴属于肾,中间鼻子周围代表脾胃”。正好是五行方位排布图。根据小儿面部不同部位出现的各种色泽变化,结合所属脏腑,来推断病变的部位与性质,就是五部陪五脏的望诊方法。①气池(从山根鼻子处做一个三角区)部位,发青、发黄、发暗,代表脾胃不好。腮红,还代表肠胃既积滞,还有热气;应“健脾益胃”②承浆(下嘴唇下部正中),发青,代表惊厥,受惊。③山根发青,代表惊厥,还代表乳食的积滞,食积;④人中发黄,代表吐泻。⑤嘴唇周围干燥、起皮、泛红,代表脾经里面有热气。他平时肯定有个习惯,就是喜欢用舌头舔嘴唇四周。胃热、脾热都会出现这种情况。⑥腮帮子处,属于肺,如果泛红 发热,为肺热;腮发白、发暗,为肺寒。⑦两眼睛下颧骨处,代表肝气,如果泛红,说明肝热,这时候需要清肝。
黄帝内经成人面诊:
眉心上为咽喉,印堂为肺,鼻根为心,鼻梁为肝,鼻翼为胃,鼻尖为脾,左右 脸颊为肾,人中为膀胱,下巴对应肠胃;
《黄帝内经》灵枢·五色篇中,对面部不同区域所对应的不同脏腑及躯体,原文如下:
黄帝曰:庭者,首面也;阙上者,咽喉也;阙中者,肺也;下极者,心也;直下者,肝也;肝左者,胆也;下者,脾也;方上者,胃也;中央者,大肠也;挟大肠者,肾也;当肾者,脐也;面王以上者,小肠也,面王以下者,膀胱子处也;颧者,肩也;颧后者,臂也;臂下者,手也;目内眦上者,膺乳也;挟绳而上者,背也;循牙车以下者,股也;中央者,膝也;膝以下者,以下者胫也;当胫以下者,足也;巨分者,股里也;巨屈者,膝膑也。此五藏六府肢节之部也,各有部分。有部分,用阴和阳,用阳和阴,当明部分,万举万当。能别左右,是谓大道;男女异位,故曰阴阳。审察泽夭,谓之良工。
暂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