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灵枢】血络论第三十九[原文] 本篇讲述因放血而导致的各种不良反应。奇邪在络。
- 黄帝曰:愿闻其奇邪而不在经者。歧伯曰:血络是也。
- 放血而导致的各种不良反应。
- 黄帝曰:刺血络而仆者,何也?血出而射者,何也?血少黑而浊者,何也?血出清而半为汁者,何也?拔针而肿者,何也?血出若多若少而面色苍苍者,何也?拔针而面色不变而烦悗者,何也?多出血而不动摇者,何也?愿闻其故。歧伯曰:脉气盛而血虚者,刺之则脱气,脱气则仆。血气俱盛而阴气多者,其血滑,刺之则射;阳气蓄积,久留而不写者,其血黑以浊,故不能射。新饮而液渗于络,而未合和于血也,故血出而汁别焉;其不新饮者,身中有水,久则为肿。阴气积于阳,其气因于络,故刺之血未出而气先行,故肿。阴阳之气,其新相得而未和合,因而写之,则阴阳俱脱,表里相离,故脱色而苍苍然。刺之血出多,色不变而烦悗者,刺络而虚经,虚经之属于阴者,阴脱,故烦悗。阴阳相得而合为痹者,此为内溢于经,外注于络。如是者,阴阳俱有余,虽多出血而弗能虚也。
- 放血时不要违背针刺的原理。
- 黄帝曰:相之奈何?歧伯曰:血脉者,盛坚横以赤,上下无常处,小者如针,大者如筋,则而写之万全也,故无失数矣。失数而反,各如其度。
- 滞针发生的原理。
- 黄帝曰:针入而肉著者,何也?歧伯曰:热气因于针,则针热,热则内著于
笔记 讲述了络脉由于奇邪的侵袭而产生了充血、瘀血显现于皮下,治疗时一般可以采用针刺的方法放其血,但在针刺过程中,有时可以出现各种情况,例如晕针、血肿、血箭、血少色黑、血薄色淡、面青胸闷以及滞针等,这些都是临床上经常碰到的现象,其原因也不尽相同,文中虽做了一 一说明,但仍不很全面,所以在临床上还需要仔细观察诊断,辨清原因,对症处理。
暂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