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药症直决》和《黄帝内经》五脏对应取类比象的区别

钱乙《小儿药症直决》脸部取类比像,左腮为肝,右腮为肺,额上为心,鼻为脾,颏为肾,赤者热也,随证治之。然而黄帝内经对应有所不同,鼻头对应脾脏,鼻翼两旁对胃,面部中央位置对应大肠,面部大肠所主部位外侧对肾脏,肾与脐相对,因此肾所属颊部下方对应脐,鼻头上方的两侧,两颧以内的部位对应小肠,鼻头以下的人中穴对应膀胱和胞宫,颧骨处对应肩,颧骨的后方对应臂,臂下部位对应手,内眼角以上的部位对应胸和乳房,颊的外部上方对应背,沿颊车以下对股,两牙床的中央对应膝,膝以下的部位对应小腿,小腿所主部位以下对应足,口角大纹处对应股的两侧,颊下曲骨的位置对应膝盖,这些是五脏六腑肢体分布在脸上的位置。五色主病也是各有一定对应部位,肮脏肢节在颜面分属部位已经决定了,阴阳也就明确了,治疗时阴衰 而致阳盛时,应该补阴以配阳,阳衰而致阴盛,应该助阳以和阴,只要明确部位和五色的关系,阴阳盛衰就能恰当地进行辩证治疗,左右者阴阳之道路,阴气右行,阳气左行,能明左右能知阴阳运动的规律,男女病色的转移,位置是有所不同的,男子左为逆,右为从,女子右为逆,左为从,这是由于男子属阳,女子属阴,男女阴阳不同的原因。

暂无回复

请在登录后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