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药证直诀》北宋•钱乙
[面上证]
✎ 左腮为肝,右腮为肺,额上为心,鼻为脾,颏为肾。赤者,热也,随证治之。
(腮:两颊的下半部;颏:脸的最下部分,在嘴的下面。俗称下巴颏;颊:脸的两侧从眼到下颌的部分;颌:构成口腔上部和下部的骨头和肌肉组织。上部叫上颌,下部叫下颌。)
【黄帝内经•灵枢】第四十九 五色
雷公再拜曰:善哉!其死有期乎?黄帝曰:察色以言其时。雷公曰:善乎!愿卒闻之。黄帝曰:庭者,首面也; 阙上者,咽喉也; 阙中者,肺也; 下极者,心也; 直下者,肝也;肝左者,胆也; 下者,脾也; 方上者,胃也; 中央者,大肠也; 挟大肠者,肾也;当肾者,脐也; 面王以上者,小肠也,面王以下者,膀胱子处也; 颧者,肩也;颧后者,臂也;臂下者,手也; 目内眦上者,膺乳也; 挟绳而上者,背也; 循牙车以下者,股也;中央者,膝也;膝以下者,胫也;当胫以下者,足也; 巨分者,股里也;巨屈者,膝膑也。此五藏六府肢节之部也,各有部分。有部分,用阴和阳,用阳和阴,当明部分,万举万当。能别左右,是谓大道;男女异位,故曰阴阳。审察泽夭,谓之良工。
(颧:眼眶下面,两颊上面突起的部分。)
以下内容从其他同学帖子学习摘抄,感谢!
刘弼臣(1925-2008,中国现代中医儿科专家)
小儿头面部望诊经验口诀临床经验录:
1.毛发望诊诀
气血充足毛发润泽,气血两虚毛发不华,气血衰疲毛发作穗,气亏血枯毛发焦干。
2.囟门望诊诀
气虚则囟门作坑,气盛则囟门高鼓,精气亏囟门晚闭,精气夺囟门开裂。
3.目睛望诊诀
瞳仁明亮肾气充足,瞳仁无光肾气亏虚,黑睛亮泽肝血充足,黑睛晦暗肝血亏虚,白睛明亮肺气充盛,外邪难侵少生咳嗽,白睛蓝斑厌食虫生,白睛红赤肝火灼肺,白睛黄染肝经湿热,两呲红丝心火炎肺,上睑下垂睥虚气陷,下睑虚浮水来克土。
4.口唇望诊诀
口唇淡白脾气虚寒,口唇红赤脾火上炎,唇若涂朱脾有积热,唇淡而润脾虚失运,唇干少津脾阴受伤,唇裂干痒脾受风邪。
《素问•刺热篇》中描述五官与脏腑对应关系(此描述与钱乙小儿面上证较相似。)
★ 五脏热病还未发时,便会先在脸上的相对应部位显现出红色,此时就应该进行治疗。
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热病从部所起者,至期而已;其刺之反者,三周而已;重逆则死。诸当汗者,至其所胜日,汗大出也。
倪师说:这里的心和肾是相反的。
(颐:颊;腮)
★ 从面色来推断腹部疾病。
颊下逆颧为大瘕,下牙车为腹满,颧后为脇痛,颊上者,鬲上也。
(瘕[jiǎ]1.妇女肚子里结块的病。2.腹中生长寄生虫。鬲[gé]上:心肺相分处。)
综合以上内容学习感想:
1.小儿诊断方式比较单一,只能多用望诊,望诊也多以外观为主,问诊辅之;
2.小儿疾病在五官的表现有其特殊性,与成人多有不同,要特别注意和学习掌握;
3.现在儿科病患多求诊西医,中医儿科缺少实践和锻炼,所以现在中医儿科专长大医难成,亦难寻。
暂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