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刺之微在速遲
体悟:针刺的细微差别在进针的速度快慢。能否快速进针体现了医生对穴位准确度的把握,同时可以减少病人的紧张情绪和痛感。
★ 往者為逆,來者為順,明知逆順,正行無問。迎而奪之,惡得無虛?追而濟之,惡得無實?迎之隨之,以意和之,鍼道畢矣
体悟:这句说到进针方向,迎经而往为逆,随经而来为顺。如果迎经进针,为夺其经气而泻;随经进针,为补而实其经气。随迎补泻的方法,要用意念来观想,这就是针道。在临床的时候,我们要在大脑中构想经络的循行方向,最好是动图,再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决定补泻方法。
★ 知其要者,一言而終,不知其要,流散無窮
体悟:明白其中要领的人,只用说一句就足够了。不明白要领的,到处去寻找也找不到答案。这句说明了“悟”的重要,学习任何一样东西,一定要在多多积累的基础上认真思考,反复体悟,掌握了要领才算真正学到。
★ 凡用鍼者,虛則實之,滿則泄之,宛陳則除之,邪勝則虛之
体悟:凡是用针,见到虚的情况就用实法,见到满就用泄法,积久而成实的则要想办法去除,如果邪气太强了就要虚掉它。这句说的是对病邪虚实的判断和解决办法,对虚的病人只能去补ta,而不可泄ta的经气,否则会更加虚弱而难治;对胀满的病人,气胀则要泄其气,食积则要消其食,水积则排其水;积久成实的要采取相应的办法如软坚散结、活血行气、补益正气等方法,再配合汤药,以去除之;如果是外邪内邪太强,则要用导引、扶正祛邪、调节阴阳寒热等方法让邪气虚掉。
★ 氣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風之吹云,明乎若見蒼天,刺之道畢矣
体悟:针刺只要得气则为有效,这个效果是确定的,就好像风吹云散而见清明苍天一样,这就是刺之道。这句说明了针刺的要领,不能刺进去也不问病人的感觉,一定要得气了才是有效的针刺治疗。得气的感觉就是酸、胀、痛,三者都有或兼有。
★ 疾雖久,猶可畢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術也
生病就算很久了,也是可以治好的。说不能治的,是因为没有掌握足够的医术。久病的人,即便是绝症,也是有办法治好的,只要病人不是正气已绝,能配合医生的要求来控制好自己的饮食起居,并且积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就有很大机会能痊愈。古人生活环境与今人有较大差别,在饮食安全、心理压力、人造环境、起居规律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而这些正是造成很多有别于古代的怪病、疑难重病的原因。古圣先贤教导我们如何养生和防病,而今能做到的却寥寥无几,因此治不好而痛失生命的情况就常常发生。我们医者一定要勤于提升医术,不断给病人灌输正确的健康观,争取让人们树立更加健康的思想观念、生活更加幸福。
暂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