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内经》中虚与实的笔记(雅1班 梁彧祺)

主题:虚and实

作业完成者:雅1班 梁彧祺

日期:2021年7月29日


### 目录

1. 虚实总纲(已完成)

2. 从脉象看虚实

3. 针灸中的虚实与补泄


## 1 虚实总纲

### 1.1 素问_刺志论篇第五十三


黄帝问曰:愿闻**虚实之要**?


岐伯对曰:**气**实**形**实,气虚形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谷**盛**气**盛,谷虚气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脉**实**血**实,脉虚血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


帝曰:如何而反?


岐伯曰:气虚身热,此谓反也。谷入多而气少,此谓反也。谷不入而气多,此谓反也。脉盛血少,此谓反也。脉少血多,此谓反也。


气盛身寒,得之伤寒,气虚身热,得之伤暑。


谷入多而气少者,得之有所脱血,湿居下也。


谷入少而气多者,邪在胃及与肺也。


脉小血多者,饮中热也;脉大血少者,脉有风气,水浆不入,此之谓也。


夫实者,气入也;虚者,气出也。气实者,热也;气虚者,寒也。


入实者,左手开针空也;入虚者,左手闭针空也。


#### 笔记:

1. 思维导图:


2. 疑问:还是不太理解“入实者,左手开针空也;入虚者,左手闭针空也。”


### 1.2 虚实与脏腑:素问_五藏别论篇第十一


黄帝问曰:余闻方士,或以脑髓为脏,或以肠胃为脏,或以为腑。敢问更相反,皆自谓是,不知其道,愿闻其说。


岐伯对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


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


魄门亦为五脏使,水谷不得久藏。


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


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


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


帝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之主?


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故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


凡治病必察其下,适其脉,观其志意,与其病也。


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


#### 笔记

思维导图:

暂无回复

请在登录后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