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_示从容论第七十六
夫从容之谓也,夫年长则求之于腑,年少则求之于经,年壮则求之于脏。今子所言,皆失八风菀热,五脏消烁,传邪相受。夫浮而弦者,是肾不足也;沉而石者,是肾气内着也;怯然少气者,是水道不行,形气消索也。咳嗽烦冤者,是肾气之逆也。一人之气,病在一脏也。若言三脏俱行,不在法也。
灵枢_论疾诊尺第七十四
冬伤于寒,春生病热;春伤于风,夏生飧泄肠僻,夏伤于暑,秋生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是谓四时之序也。
素问_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
春刺秋分,筋挛逆气环为咳嗽,病不愈,令人时惊,又且哭。
素问_五藏生成篇第十
是以头痛巅疾,下虚上实,过在足少阴巨阳,甚则入肾。徇蒙招尤,目冥耳聋,下实上虚,过在足少阳厥阴,甚则入肝。腹满(月真)胀,支膈胠胁、下厥上冒,过在足太阴阳明。咳嗽上气,厥在胸中,过在手阳明太阴。心烦头痛,病在膈中,过在手巨阳少阴。
素问_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素问_咳论篇第三十八
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人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
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
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胠下满。
脾咳之状,咳则右胁下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
肾咳之状,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
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胃咳之状,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
肝咳不已则胆受之,胆咳之状,咳呕胆汁。
肺咳不已则大肠变之,大肠咳状,咳而遗失。
心咳不已则小肠受之,小肠咳状,咳而失气,气与咳俱失。
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而遗溺。
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食饮。
此皆紧于胃关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也。
治脏者治其俞,治腑者治其合,浮肿者治其经。
暂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