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远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
真人和至人的境界,一般人可能没办法达到,所以我们探讨一下圣人和贤人。
孔子属于圣人的层次。圣人不像真人可以掌控阴阳,或者像至人一样和于阴阳,去世离俗。圣人他改变不了自然,就顺应自然,应时而动,顺天和,选择适合自己的居处,选择适合自己的风水。吃好,喝好,穿舒服的内衣,享受当地人文,不和他人攀比,不让旁边的人难受,不让身边的人牵挂。不求于外界,内求,独立。这种独立包括:1.生活上的独立:靠自己谋生,不依附于他人。2. 经济上的独立。3. 精神上的独立。在独立,不求人的情况下,你不会产生愤怒之心。而不良情绪,正是会消耗掉你很多精力。任何事情发生了,都可以理解,可以接受,把理解放在第一位,可以接受放在第二位,然后淡然一笑,坦然面对,一切不快就都过去了。不要依附他人的给予,用别人的标准来评判自己,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不要陷入集体无意识之中,跟着潮流走,人云亦云。当一个人拥有能够完成生理,心理上的自我修复,疗养的本事,他就能自得其乐,而且还能聚精会神。这样的境界就已经很高了。
圣人之下是贤人,孔子的弟子叫七十二贤人。贤人会根据天道,地理的变化来制定人的行为规则,例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负阴抱阳,面南朝北”等。他的心神经过多年历练出来了敏锐的感觉,能够做出发自内心的一种唯心的判断。有仰望天文,俯察地理,根据天象的变化和人间的变化,做出预测。做人先有知,再有觉,然后是悟,最后是道。贤人虽然有时也会逆阴阳,大概能把时间分成四大段,但也能够让自己的行为,思想顺应季节节气的变化。这样其实就很不错了。
希望我们可以学会舒服地,高质量地生活,虽然没有修炼到上古真人的那个境界,但跟着学,呼吸精气,独立守神,慢慢也可以更接近自然,接近天道,不扭曲,不变形,德全而不危。
暂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