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课前作业

《灵枢.禁服》: “凡刺之理,经脉为始,营其所行,知其度量,内刺五脏,外刺六腑,审察卫气,为百病母,调其虚实,虚实乃止。”

《灵枢.经脉第十》: “ 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为此诸病,盛则写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灵枢.九针十二原》: “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

“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

心得:

针刺之理,以熟练掌握经脉状况为首要任务,掌握经脉之气循行规律,了解经脉的气血量,知道五脏相生相克次序,分别六腑的功能,审察卫气变化,因为邪从卫气而入是百病的根源,然后调和虚实。

 

百病之生,皆有虚实,经脉之病,皆有虚实。一切因素影响了气血分布的状态,有虚有实,治病就是恢复原本的气血平衡状态,‘平则无病,不平则病’。大凡用针时,正气虚则用补法,邪气满则用泻法,是以经脉的气血虚实定补泻,治病之道,不外乎 ‘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凡是要用针之前,一定要先诊脉,诊脉之盛衰以知血气有余不足,而定刺法补泻,然后才可治疗。所以在扎针前诊断放第一位,没有诊断前不能扎针,50%概率是治病,50%是导致疾病。         

 

针灸无他,诊血气之虚实,调血气令和而已。

暂无回复

请在登录后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