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内经-素问(三焦or津液)

素问_咳论篇第三十八

帝曰:六腑之咳奈何?安所受病?

岐伯曰:五脏之久咳,乃移于六腑。

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胃咳之状,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

肝咳不已则胆受之,胆咳之状,咳呕胆汁。

肺咳不已则大肠变之,大肠咳状,咳而遗失。

心咳不已则小肠受之,小肠咳状,咳而失气,气与咳俱失。

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而遗溺。

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食饮。

此皆紧于胃关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也。

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治脏者治其俞,治腑者治其合,浮肿者治其经。

帝曰:善。

【笔记】五脏皆会令人咳,久咳会移于六腑,并分别叙述了对应的症状。如:三焦而言,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食饮。最后论述了治疗法则,脏者治其背俞穴,腑者治其下合穴,浮肿者治随其经络治之。

素问_五藏别论篇第十一

黄帝问曰:余闻方士,或以脑髓为脏,或以肠胃为脏,或以为腑。敢问更相反,皆自谓是,不知其道,愿闻其说。

岐伯对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

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

魄门亦为五脏使,水谷不得久藏。

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

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

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

【笔记】定义了何为奇恒之府、传化之府,何为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三焦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实而不满。

 

素问_灵兰秘典论篇第八

黄帝问曰:愿闻十二脏之相使,贵贱何如?

岐伯对曰:悉乎哉问也。请遂言之!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

【笔记】十二官喻十二脏,论述十二脏功能。三焦者,水之道路也。

 

 

素问_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

帝曰: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

岐伯曰: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内,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笔记】脾病与四肢不用之关系。脾病,则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而四肢皆禀气于胃,故脾病,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无气以生,不用焉。

帝曰:脾与肾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液何也?

岐伯曰:足太阴者三阴也,其脉贯胃,属脾,络溢,故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阳明者表也,五脏六腑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脏腑各因其经而受气于阳明,故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日以益衰,阴道不利,筋骨肌肉,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笔记】脾为肾行其津液?

素问_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夫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之客也。夫水者,循津液而流也,肾者水脏主津液,主卧与喘也。

【笔记】肾主津液,主卧与喘。

素问_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其日壬癸。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

【笔记】腠理,津液之道也。

暂无回复

请在登录后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