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灵枢名句“五脏有疾,当取十二原”的体悟

对灵枢名句“五脏有疾,当取十二原”的体悟

 

By雅1班董志谋

 

原文:五藏有疾,當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藏之所以稟三百六十五節氣味也。五藏有疾也,應出十二原。(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

体悟: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人原穴。分别为太渊二、大陵二、太冲二、太白二、太溪二、鸠尾一、脖眏(肚脐)。只言五脏之原,而不言六腑。五脏之表是六腑,五脏六腑对应十二经,至《难经》将六腑之原补齐,五脏六腑各取其一,共有十二个原穴(阴经以输代原)。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之处。十二原(肺原太渊、心原神门、肝原太冲、脾原太白、肾原太溪、心包大陵、胆原丘墟、胃原冲阳、三焦阳池、膀胱京骨、大肠合谷、小肠腕谷)出于四关(四肢关节)。四关主治五脏,因此五脏有疾,当取十二个原穴。胀取三阳,飧泄取三阴。胀,阳盛也,飧泄,阴虚也。“十二原者,五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之气味也。”既是气之所禀,自然可以调节全身,包括对应的脏腑。反之,脏腑有疾,在十二原穴上有反应,十二原各有对应的腑脏,知其原,又睹其应,自然可以判断脏腑的疾病了,因而可以对症施治。十二原,既是诊断的依据,又是治疗的路径。

暂无回复

请在登录后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