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业论文

八珍汤和十全大补汤的类比

  八珍汤是一首气血双补的中药方剂,临床上治疗范围广泛,主要适用于:1、气血两虚致面色苍白或萎黄无华、头晕目眩、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忡,食欲不振、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 2、妇人胎产崩漏,气血俱虚者。

  方解:本方是主治气血两虚常用的方剂。由四君子汤和四物汤两方相合而成。四君子汤是补气健脾的基础方,四物汤是补血调肝的基础方,两方相合,体现气血双补,肝脾同治的作用。 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即四物汤,诸药滋润而补血;人参、白朮、茯苓、甘草,即四君子汤,诸药性甘温而补气;血旺则百骸资之以养,气旺则百骸资之以生,形体既充,阴阳调和,百邪不入。 本方所治气血两虚证多由久病失治、或病后失调、或失血过多而致,病在心、脾、肝三脏。心主血,肝藏血,心肝血虚,故见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心悸怔忡、舌淡脉细;脾主运化而化生气血,脾气虚,故面黄肢倦、气短懒言、饮食减少、脉虚无力。治宜益气与养血并重。方中人参与熟地黄相配,益气养血,共为君药。白朮、茯苓健脾渗湿,助人参益气补脾;当归、白芍养血和营,助熟地黄滋养心肝,均为臣药。川芎为佐,活血行气,使地、归、芍补而不滞。炙甘草为使,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全方八药,实为四君子汤和四物汤的复方。用法中加入姜、枣为引,调和脾胃,以资生化气血,亦为佐使之用。

  方性:

十全大补汤主要适用于诸虚百损、头晕目眩、消瘦纳呆、足膝无力等诸虚弱证。

  方解:方中的人参、白朮、茯苓、甘草为强力的健胃药,能增进食愁欲,和促进消化与吸收;当归、白芍、川芎、熟地黄,具有补血、强壮、强心的效能,能治贫血、皮肤枯燥,并通顺血行;黄芪、桂枝为用以强化这些药物的作用。本方是四物汤(补血虚,赋与心、肝的活力)和四君子汤(补气虚,赋与脾胃的活力)的合方八珍汤,再加黄芪和桂枝所构成的。能补气血、阴阳、表里、内外。 人参、白朮、茯苓、甘草补气,加强脾胃消化器系的活力,气盛则肌肉充实;当归、川芎、白芍、地黄能生血,润枯燥,强化心与肝的机能;桂枝、黄芪能加强这些作用。本方共有十味,能补气血,阴阳,表里,内外皆虚,故称“十全大补”能改造血器官的病变,促进血液的抗生入用,对于溃疡,若脓清而少,或久不化脓,或脓成不溃,溃而不敛等场合亦适宜。其中人参、白朮、茯苓、甘草等即四君子汤,为补气剂,健胃力甚强,能增进食欲,使消化吸收旺盛;当归、川芎、白芍、地黄等即四物汤为补血剂,能增进心与肝的机能,可治贫血与皮肤枯燥并畅通血行;肉桂、黄芪则将此等作用更加强化。

  方性:

通过以上比较不难看出十全大补汤是八珍汤加肉桂和黄芪组成,因肉桂温阳散寒,黄芪益气健脾,故十全大补汤在温、补方面更胜一筹。而黄芪又有固表止汗、敛疮生肌的收敛特性,故十全大补汤在收的方面也优于八珍汤。

暂无回复

请在登录后发布评论